「天問一號」飛四億公里 料下月進軌道登陸火星

2021-01-04 00:00

(星島日報報道)繼「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收集月壤返回地球,國家航天局昨稱,另一項備受矚目的中國航天探索計畫「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預計下月也將進入火星軌道。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中國還將於今春發射太空站核心艙,隨後將發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中國不斷展示航天雄心,引發太空軍事化討論,有分析相信,中美「地球博弈」將上升到「太空博弈」。

國家航天局公布,截至昨晨六時,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一百六十三天,飛行里程破四億公里,距地球約一點三億公里,距離火星約八百三十萬公里。探測器姿態穩定,將在一個多月後實施近火制動,進入環火軌道,準備著陸火星。

去年七月二十三日,天問一號搭乘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開啓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也是中國獨立開展行星際探測的第一步,將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火星著陸、火面巡視。到目前為止,只有美國和前蘇聯完成過登陸火星的任務。

另據央視新聞引述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中國還將於今春在海南文昌用長征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太空站核心艙。隨後將發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完成交會對接和相關在軌關鍵技術驗證。核心艙已基本完成測試工作,航天員乘組已選定,正在開展任務訓練。

他稱,中國將建成首個長期在軌飛行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載人太空站,並在上面開展大規模太空科學研究。太空站建造分兩個階段,此前已完成長征五號B首飛任務,後續將完成十一次發射,包括核心艙和兩個實驗艙,四艘貨運飛船及四艘載人飛船。

太空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將對再生生保、機械臂技術等太空站新技術全面驗證,航天員還將進行多次太空出艙活動。

中國的太空雄心引發美國高度警惕。上月十六日,美國商務部長羅斯曾撰文形容,中國成功登月是「這場尋求太空經濟潛力新競賽的一部分,且賭注更高」。

新加坡《聯合早報》引述北京軍事學者宋忠平表示,美國若不把中國作為合作夥伴,而是競爭對手,甚至假想敵,中美在太空領域從科技競爭發展到軍事競爭將成基本事實。太空會成為大國博弈中激烈的舞台,「隨著開發月球的逐步深入,中美將會從地球的博弈上升到月球的博弈,甚至上升到火星的博弈。」

宋忠平相信,航天領域的競爭是國家間科技博弈的體現,「科技霸權恰恰決定了軍事霸權、制度霸權和經濟霸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戰略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王湘穗也指出,從美蘇登月開始,航天科技一直都是重要的科技競爭,航天科技難分軍事和民用,「作為一個大國,這是必須要做的事,否則很多技術、武器系統也可能過不了關」,中美的距離在拉近,「中國還在追趕。」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