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一派】扶助工商 共渡時艱

2020-11-27 00:00

在去年的社會動盪和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雙重打擊下,香港整體社會舉步維艱。不但疫情危機遲遲未除,工商經濟難以恢復,連市民的生計和生活亦受到影響。社會各界都期待新一份的《施政報告》能夠令香港重整旗鼓,逐步復甦。

特首林鄭月娥本周三發表的《施政報告》,當中提及不少早前向中央爭取的惠港措施,包括協助本地青年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畫」、金融方面的「跨境理財通」、以及協助工商業界開拓國家「內循環」市場,改造跨境口岸等等,皆有助香港融入國家發展的政策。

在本地方面,她亦在報告中回應了工商界的多項實際訴求。當中採納了經民聯早前提出的一百一十多項建議,包括撤銷非住宅物業辣招、推動香港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落實、大坑西邨重建,推出智慧城市藍圖2.0等等。我們認為,報告整體方向正確,對穩社會、抗疫情、推經濟、復民生有正面的作用,但關鍵在於政府要積極落實推行。

疫情之下,工商百業持續低迷,內地港商往來困難,生意驟減;不少企業開工不足,資金鏈面臨中斷;即使政府推出多輪的抗疫支援基金亦無補於事。我多次向政府反映業界對於撤銷非住宅物業雙倍從價印花(DSD)的要求,而我亦樂見政府在《施政報告》中作出回應,希望此舉能夠讓中小企更靈活調動資金,紓緩周轉問題。

目前大部分在內地設廠的港商以出口為主,過去兩年出口疲弱,令廠商經營困難;我歡迎政府接納了經民聯的建議,並成功向中央爭取港商於內地銷售產品。該措施可謂「及時雨」,亦令港商可參與國家「內循環」經濟策略,我期望由貿發局聯同有關方面推出的一站式「GoGBA」平台能盡快推行,以助幫助港商於內銷市場尋找商機。

我們亦樂見《施政報告》推出擴大「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以及為「專業服務協進支持計畫」預留五千萬元等措施,同時,亦向會展及旅遊業等受疫情嚴重影響的行業提供適切援助。

然而,這一切措施能否成功,都建基於疫情徹底受控以及社會秩序維持穩定之上。政府應參考內地抗疫的成功經驗,迎難以上,敢於作為,才可帶領香港走出困境。

林健鋒

經民聯副主席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