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聞】自行分配學位揭盅 小一收生呈兩極化
2020-11-24 00:00
根據教育局數據,下學年有逾二萬三千名適齡童獲派官津小學的自行分配學位,成功率達百分之四十六點四,創近十年新高。整體申請人數下跌,小學界亦傳聞移民潮導致「收表」下降。本報比較各區小學在自行收生階段學額及實際取錄人數,發現不少學校未用盡自行分配學額,剩餘八至三十四個學位不等,將撥入「統一派位」學額,以粉嶺官立小學的情況最為嚴重,達三十四個。
然而,學額未用盡情況亦非普遍,不少學校仍因必收「世襲生」而出現「超收」情況,包括九龍城、北區及元朗區,「蠶食」的統一派位學額由四至二十五個不等,譬如設六十三個自行分配學額的南元朗官立小學,實際取錄七十五人,僅二十五人,即三成三屬「非世襲生」,共「蠶食」十二個統一派位學額。
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自行分配學額七十五個,最終取錄九十八人,即「超收」二十三名學生。校長陳淑儀解釋,其中六十多人為「世襲生」;她不排除有家長作移民計畫時,申請自行分配學位或統一派位,確保子女在此期間仍可上學,「相信未來兩至三年都會如此。」
各區學校收生表現兩極,資助小學校長會名譽主席張勇邦指,超收只能反映該校今年擁有較多兄姊在校內就讀,屬個別情況,「尤其歷史悠久的學校,家長不會因為輕易為弟妹報考其他學校」;整體申請人數下跌,家長更傾向報考受歡迎學校,則對較「弱勢」的學校造成影響,「相信統一派位時亦會出現相同情況。」
傳統名校喇沙小學,九十個自行分配學額用盡。不少家長昨無懼疫情到校門查閱放榜結果,有不願具名的舊生家長指,自己在網上查閱結果,得知兒子已獲取錄,感到相當幸運,「怎都想來學校再確認一次」。同為舊生的任先生,對兒子成功獲派學位感興奮,「很想他在這裏讀書,所以沒有申請直資與私立學校,若失敗亦會叩門。」因應疫情,校方安排獲取錄學生,在明天及後天分四批不同時段,到校辦理註冊手續。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