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聞】中史教科書新指引 近20年史事不應詳述
2020-10-06 00:00
教育局早前修訂各科的課本編纂指引,在中史科首次列明近二十年的史事不少仍在發展、未有結論,因此「不應太詳細敍述,亦不宜有定論性的說明」。本報早前報道,出版社雖未向學校提供中三級,涉及近代史的教科書樣本,但個別書商提供的樣本習作簿,在「香港發展」部分已涵蓋董建華至曾蔭權主政,特區首三屆政府施政,包括經濟方面經歷亞洲金融風暴及沙士疫情、與內地簽訂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政治方面推行「高官問責制」、一二年政改方案通過等,即兩年後面世的新版中三級課本,將以出版前十年的歷史為界。
現行納入適用書目表的初中中史科課本,去年底至今年初已完成審書;至於同樣今學年推行新課綱的初中歷史科(世史科),近二十年史事如何處理,在課本編纂指引不設限制。對於新指引是否適用已送審、未出版的中史科中三課本,教育局未有正面回應,但強調出版社編撰課本時,須參考課程宗旨與目標、考慮課時的建議安排;對於新近仍在發展中的議題,因未有結論,亦未必有足夠持平、客觀、可靠的資料、學者研究及著述,可作教學之用,學生難以在有限課時內,全面客觀了解事件,並從歷史維度作客觀持平的評論。
當局強調,出版社課本理應適當地運用歷史資料,建立客觀持平、合乎邏輯和前後一致的論點;學校自行編製及選取的校本教材,學校管理層至所有教師均有專業責任,確保符合課程宗旨和目標,引用資料正確、內容完整、客觀持平。
另外,對於多個初中人文學科的課本編纂指引,要求課本「避免包含太多涉及評論的問題」,以免超越初中生掌握的前備知識,以至偏離課程目標。當局解釋,學生學習不同的課題,必須先建立穩固的知識基礎,而課程着重幫助學生獲取知識和建構理解,與課程指引建議教學活動包括探究、反思及評論活動並無衝突或矛盾。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