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聞】36年前圓夢入中大 朱嘉濠退而不休

2020-10-05 00:00

(星島日報報道)「加入中文大學,可說是夢想成真。」在中大任教逾三十五年的生命科學學院首任院長朱嘉濠,不管是進行海洋甲殼類生物的研究,還是促成生物科學院成立,備受敬重,於去年獲頒中大長期服務獎,剛退休的他,現以研究教授身分留校繼續研究;同樣獲頒長期服務獎的吳關美莉,主要負責管理理學院各座建築物,形容中大是個教職員及學生守望相助的「大家庭」。

新冠肺炎疫情令中大開學日等活動及課堂轉為網上進行,去年獲頒長期服務獎的生物科學院研究教授朱嘉濠,在中大服務已踏入第三十六個年頭,憶述一九八四年加入中大時,港府並不重視科研,促使他從美國回流的,除出任海洋生物學者外,亦因從小在吐露港出海抓蝦蟹時,遙望當時位於該址的中大海洋科學實驗室,便以此為目標,「可說是夢想成真。」

他致力進行生物科技及海洋生物學,尤其是甲殼類生物的研究,其中一項是破解蝦的基因組,經過二十多年收集數據,方於一年前成功找出所有基因組並且發表研究報告;而成功破解多種甲殼類生物種源,如寄居蟹是皇帝蟹的祖先等的進化關係,他形容是人生中最感滿足的研究。

相比研究,朱嘉濠更喜歡執起教鞭,秉持着這份信念進行教學,多年來培訓二十位博士生及三十多位碩士生,大部分均繼續在國內外大學及機構從事教學及研究工作,他認為通過與學生的交流、相處,能從其提問和好奇中,尋找出更多有趣的研究課題,達至教學相長,「相較以往的學生,新學制學生更靈活、更樂於溝通,學習更主動,亦更關心社會。」

生命科學學院是由生物化學和生物學兩部門,於約十年前合併而成,有份促成此事的朱嘉濠是學院首任院長,回想當時約見所有受影響的教職員,整合他們的想法及顧慮,成功帶領大學在生物科學及科技的教學和研究取得長足發展,「當時生物及生化系研究及教學日漸相同,加上全球學府均有同樣傾向,合併亦是大勢所趨。」

中大去年向近二百七十位員工頒發長期服務獎,以表揚他們多年來的忠誠服務,獲獎的吳關美莉在中大工作逾三十五年,主要負責管理理學院各座建築物,包括中大地標「煲底」的中大科學館,她以過去在學生教授下學會使用電腦一事為例,認為大學最寶貴的「財產」,是會守望相助教職員及學生,是個溫馨的「大家庭」。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