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抗疫需要科學、公平、人道

2020-09-26 00:00

新冠肺炎肆虐香港及全球已達八個多月之久,大部分香港市民都為抗疫做了本份,也為抗疫措施付出了一定的代價。但其實不可忽視的,是抗疫對不同市民可以帶來很不同程度的影響。無論從生命安全、家庭生計、孩子教育及身心健康的角度看,疫情都是對社會上最脆弱的一群帶來的打擊最大。疫情不但奪去最多長者及長期病患者的生命,住在安老院的長者更要經歷長時間沒有親人探訪的焦慮。疫情加重了基層家庭的負擔的同時,更重重打擊了基層勞工的生計,拉闊了本來已經嚴重的貧富差距。所以光是從社會公義的角度看,政府應該下更大的決心,無懼社會上存在「攬炒」,阻撓政府有效施政的力量,推出一切有必要的措施,幫助社會在與疫情長期共存之中,盡可能走出膠着的狀態。

跨境家庭是在抗疫中付上最大代價的其中一群,也是特區政府未予足夠重視的一群。他們包括跨境工作人士、跨境學童,以及長者與子女分別生活在兩地的家庭。針對內地的入境限制措施,令到這些家庭的生計及生活受到極大的困擾。特區政府實有必要盡快放寬對內地的入境檢疫措施。在這先作一點說明,現時港人進出內地,來回要作出共二十八天的強制性隔離。如果香港取消內地入境香港的隔離,港人進出內地的隔離便少了十四天,對相關人士已是一個莫大的裨益。

表面看,針對內地的入境限制,是為了公共衞生,亦與其他國家及地區看齊,無可厚非。但仔細看一下,考慮到這些措施對跨境家庭影響之大,這些措施顯得不科學、不公義,亦沒有必要。首先,入境限制只有一個目的,是防範病毒輸入。但沒有人會說入境限制應該是永久性的。如果入境人士是來自疫情已受控地區,理應放寬。內地及澳門的疫情已經長時間受控,從抗疫角度看已經完全沒有理由對這些地方與疫情嚴峻的歐美等地同等看待,堅持十四天檢疫隔離。事實上,安全地區可能也包括台灣,不過政府要審視台灣本地錄得零星確診,但有輸出確診的報道。

第二,疫情爆發以來,政府的防疫措施包括兩大類:「限聚令」及入境管控。疫情爆發初期,政府推行的「限聚令」是比較粗放式,「一刀切」的。但隨着抗疫累積的經驗,近來「限聚令」的實施已比較精準,會按不同消費及活動場所的抗疫需要來落實。過去八個月,「限聚令」亦會隨着疫情的高漲或紓緩,適時放鬆及收緊,給市民一個喘息機會。但針對內地的入境管控卻從未適時放寬,結果造成長期、無間斷的煎熬。這個顯得特別不公義、不人道,因為跨境家庭出入內地,不是為了紓緩一下「抗疫疲勞」,而是有逼切工作及生活需要。另外,既然政府在實施「限聚令」也學會了不再「一刀切」,為何入境管控不可以因不同地區疫情的狀況作出調整呢?

其實針對內地的檢疫措施還有一點不公平的,是助長了社會對內地的偏見。我們慣常說至今香港經歷了三波疫情,第一波主要從內地輸入,第二波主要從英、美等地回流港人包括學生輸入,第三波主要由豁免外地人士,包括船員等輸入。但其實所講第一波從一月二十三日起的七個星期,香港日均確診只有二點六宗,稱不上是一個波浪。第二波從三月十二日起七個星期,日均確診躍升至十八點五宗。至於第三波則最嚴重,從七月五日起的十一個星期,日均確診達四十七點八宗。截至九月二十一日,輸入個案及可能本地個案總計一千三百四十九宗,其中僅二十九宗與內地有關。而從三月八日起的六個多月,總計新增內地輸入個案為零。從這種種數字,可見內地的安全指數非常之高。更考慮到對內地推行十四天防疫措施對跨境家庭及工作人士的極大困擾,此等措施有盡快放寬的必要。

在此更要指出,最近外地疫情極之嚴峻,特別是歐洲疫情爆發如脫韁之馬,特區政府有必要收緊對高危地區的入境限制,包括考慮減少抵港航班,以避免香港爆發第四波。整體來講,總結過去八個月的經驗,香港應該實施「攔外寬內」的抗疫政策,對外地特別是高危地區要高度戒備,對內包括與不少香港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地就可以適度寬鬆。

最後要一提的,是放寬內地入境措施還有兩大好處。一個是眾所周知的,就是與內地特別是大灣區恢復通關是香港經濟復甦的關鍵所在。有關這點特區政府及商界已有共識,這裏不多談。

第二大好處是比較少人留意的,是香港先對內地及澳門放寬入境措施會對香港整體抗疫工程有幫助。香港至今的抗疫成績雖然比起歐美是非常亮麗,但仍然是兩岸四地之中表現最差的。其中重要原因是社會不齊心,而不齊心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人不惜社會付出代價,處處阻礙香港與內地聯手抗疫及通關,而特區政府對這些反對勢力存有避忌。當然政府這種態度既不科學也不公平,對香港社會及經濟更造成完全可以避免的傷害。但如果特區政府能夠拿出決心,在通關取得突破,不但能夠馬上帶來裨益,一直以來在抗疫工作上「抽政府後腳」的力量也會失去動力。根本上,大部分市民希望見到的,就是社會能夠聚焦抗疫,政府用最科學、有效及符合社會公平的方法,堵截病毒的輸入,適當地逐步放寬「限聚令」,放寬對安全地區的入境管制,讓生活逐步回復正常。

王昊(思路研究會總幹事)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