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類福祉系列之二:與我們同行—世界氣象組織

2020-09-21 00:00

氣象和水文總讓人覺得這麼近、那麼遠,雖然天氣與大家生活息息相關,但我們大多只是關心「結果」,明天天氣是冷是熱,出門會否下雨,颱風逼近要不要上班上學?卻往往忽略了準確的天氣預報背後牽涉大量人力物力,其中的協調工作更是不可或缺。

世界氣象組織(WMO)就是聯合國轄下專門統籌這工作的機構,香港是目前一百九十三個會員之一。WMO最主要的職能是負責在天氣和氣候議題上制訂全球標準及政策,帶領及協調國際在監測、預報及減低災難風險的工作。

猶記得二〇一三年颱風海燕一役,這個區域史上第二強的颱風橫掃馬紹爾群島、關島、菲律賓、越南等地,太平洋島國、亞洲地區的政府如臨大敵。當時WMO收到越南政府求助,旋即成立緊急應變小組,集合了內地、香港和日本的氣象部門,綜合分析各方收集的數據,連同國際救援機構,成功協助疏散六十萬人,減低海燕造成的傷亡。

面對極端天氣,若民眾無法掌握氣象資訊,後果不堪設想,故此,WMO一直致力通過資訊交流和技術培訓,幫助資源較少的地區抵禦惡劣天氣。經過七十年的努力,全球因極端水文氣象事件而引致的人命傷亡大幅減少九成。這也為WMO贏得了二〇一八年 「呂志和獎—人類福祉獎」。

在風平浪靜的日子,一般人可能連自己身處地的天文台都無暇問津,更遑論背後的WMO。但無論人們關注與否,一眾氣象專家依舊努力耕耘,每天為着提供精準的預測及實證而努力。因為他們深明有關工作牽繫着人類社會的現在與未來,航空、航海、農業、漁業、貨運,每一樣都要「睇天做人」。一直被視為廿一世紀最大挑戰的氣候變化問題,更需要以準確數據和科研為基礎,全球一同攜手解決。

人類社會的生活模式不斷改變,但千萬年來不變的是,人類始終依賴大自然而生,空氣、食水、食物、能源一切都不是理所當然,需要好好地守護。我們善用氣象資訊趨吉避凶之餘,也可好好檢視自己的生活習慣,為環境、下一代做多一點點。

呂志和獎助理總經理程珍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