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經時事分析】ASMR的治瘉力量 從「偽科學」到一盤生意

2020-08-10 00:00

讀者可有試過聽見某種聲音,例如有人在吃炸雞的咀嚼聲、摩擦衣物,身體不期然出現一種酥麻刺痛感,甚至感到治瘉、放鬆?這種感覺被稱為ASMR。全球有不少人沉迷於這種神秘的治瘉力量,因而衍生了新職業,以至各類商機。在新冠病毒病疫情之下,它可會成為某些人心靈或生計的出路?

ASMR(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自發性知覺高潮反應),是指人們的感官受到特定刺激時,身體可能會出現刺痛、寒意、愉快、平靜或睡意的現象。ASMR體會者各有不同感官觸發點,例如竊竊私語般較柔和的聲音;或重複的視覺效果,如摺疊毛巾;也可以透過按摩等身體接觸來觸發。

這曾被批評為「偽科學」的現象,學術界至今尚未能解釋,專家們正着手研究ASMR是否真實存在?現時支持其存在的證據,主要來自體會者的主觀說法。英國史雲斯大學數年前進行的網上問卷調查,訪問了來自全球四百七十五名自稱經歷過ASMR及會定期觀賞觸發反應的多媒體內容的人,八成受訪者認為ASMR對情緒有正面影響,部分人反映有助改善情緒,緩解抑鬱症狀及減輕慢性疼痛。

縱使科學界尚未能揭開ASMR的神秘面紗,其潛藏的治瘉力量已足以吸引大量粉絲。它在全球的搜尋量正急速上升,成為一個全球熱門的詞彙,因而衍生了多種商機。

隨着ASMR得到關注,它成為了熱門影片創作主題,早在一六年YouTube上已有五百二十萬部ASMR影片,其後數年相關影片觀看次數和上載量不斷打破紀錄。內容五花八門,例如吃東西、梳頭及頭皮按摩,共通點是利用說話、動作和道具,製造及放大一些輕柔並緩慢的聲音和視覺效果,讓觀眾放鬆身心。

這股熱潮造就一批專門創作相關多媒體內容的創作者ASMRtists,其中南韓人Jane的YouTube頻道有八百五十五萬位訂閱者,其最受歡迎的影片上載剛滿一年,觀看次數高達一點二億次。她主要拍攝自己進食顏色鮮艷的食物,並在進食時發出的咀嚼聲音。有網站推算其月入或達到約三百八十四萬港元。受到疫情影響,全球不少人可能因為長期足不出戶,在網上收看ASMR影片慰藉心靈,甚至加入創作的行列。今年首季美國的ASMR影片觀看和上載次數均創歷史新高。

為了讓大家更享受ASMR的感覺,有人看準商機,開發專門的軟硬件。有手機遊戲開發商選擇將創作ASMR內容的過程變為遊戲,用戶在遊戲中可以「親手」將肥皂切割成一格格,再從表面削開,使一粒粒的肥皂散滿一地,發出清脆聲音,從而觸發反應。此遊戲自一九年十二月發布以來至今年六月,已吸引四千四百萬人下載。亦有初創公司設計聽ASMR過夜專用的耳機,賣點是用戶戴上耳機整夜聽着相關內容,也可舒適地入眠。由此可見,其商業潛力有多元可能性,不少科技企業亦想搶佔市場。

ASMR成為廣告商的創新手段推銷產品,希望觸發消費者的購買欲。其放大感官感受的特點,令它成為向消費者展示產品質感和口感的好方法。

一七年美國IKEA推出一系列ASMR廣告,包括一條長達二十五分鐘的長片。在廣告中一把女聲輕聲細語地介紹產品,畫面則有一雙手緩緩鋪牀,不斷撫摸牀單和被單,布料發出細碎的聲響,讓觀眾感受到產品的舒適程度。官方表示,在廣告播放期間,實體店銷售額升百分之四點五,網店銷售額則增加百分之五點一。

不過,影片平台上有不少打着ASMR名義,以聲音呈現模擬性愛過程的影片,甚至在影片描述中提供連結至成人影片網站。家長需要提防青少年接觸這些不健康的內容。

目前影片平台對音頻色情甚少監管,YouTube規定影片不得直接呈現或隱晦描繪性行為,但種種規定主要針對畫面,而非聲音。影片平台應盡早正視這類處於灰色地帶的ASMR影片,以及其可能帶來的社會影響。像內地政府早於一八年便要求多個大型影片平台,清理涉色情低俗的ASMR內容,嚴格監管和審核相關內容。

ASMR蘊藏的治瘉力量,令它從一種看似是偽科學的現象,發展成龐大商機,不論是個人還是企業均可把握風潮,從中發掘機會。但針對一些借ASMR之名渾水摸魚的行為,社會也應保持警醒,以免它由治瘉的「靈藥」變成荼毒社會的「毒藥」。

(全文見智經研究中心網頁:www.bauhinia.org)

智經研究中心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