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聞】教大新書追溯教育史 AR賞析中西區校舍

2020-07-14 00:00

(星島日報報道)中西區百年名校林立,見證整個香港教育發展歷程。教育大學今年再推「香港教育故事」系列新書《搖籃地—中西區教育今昔》,與讀者一同追溯一個多世紀以來本地正規教育的源頭。書中收錄中西區九所歷史名校建築賞析,並創新地加入AR立體建築模型,配合手機可三百六十度觀賞當年舊貌。教大學術及首席副校長李子建期望,此書可增加公眾對本地教育歷史的興趣。

《搖籃地—中西區教育今昔》是教大香港教育博物館連續第三年籌備的作品,它以中西區為主線,分四大章節講述本港教育背景、該區學校變遷和校舍建築等。主力編撰有關學校歷史部分的科學與環境學系講師黃棣才指,該書以一八四一年開埠初期說起,中央書院(皇仁書院前身)、官立女子中央書院(庇理羅士女子中學前身)、西營盤官學堂(英皇書院前身)等校先後成立,如何奠定本港學校的《補助則例》,以及之後成立香港大學後本地教育由文轉理、二戰期間學校校舍損毀並於戰後迅速復興等。

該書另一大特色,是收錄九所百年歷史名校的建築賞析,當中包括已在二戰中損毀的中央書院校舍,並且加入由教大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團隊所繪的AR(擴增實境)校舍立體圖,方便讀者利用手機全方位觀賞。主編之一、該學系助理教授劉亮國表示,這些學校建築均具強烈的建築風格,個別更有中西合璧特色,「例如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外貌很英式,但如果鳥瞰可以發現其實它的建築設計有兩個天井。」

被問到這些校舍昔日面貌與如今相差多少,黃棣才指聖若瑟書院(舊址)、聖類斯中學和英皇書院現存校舍改動算較大。他稱繪製立體圖時需要搜尋不少學校的歷史圖片參考,但圖片很多只呈現一面,未能知道其全貌,笑言須借助樂高積木來估算建築物側面。

兼任該書主編的李子建表示,編著團隊跨學科合作,由歷史、社會及學校角度解說,「此書最大特色是加入AR和立體建築模型,以往從未有同類書有這些元素。」他希望公眾通過閱讀該書,增加對本地教育歷史的興趣,又稱會日後或繼續籌備有關其他區,例如九龍區學校歷史的變遷。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