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盡快推粵港澳健康碼「一舉兩得」

2020-06-27 00:00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已久,疫情帶來的不便一直影響着市民的生活,商務人士亦苦於往來不便帶來的經濟困局,影響粵港澳互動發展。自廣東省推出健康碼後,效果良好,為市民帶來便利,香港亦有針對有需要人士的港版健康碼,近日三地健康碼互通的消息一出,市民期待不已,希望三地數據互認能為生活帶來便利,一解目前僵局。事實上,在內地疫情防控狀況良好,香港本地新增個案較少的情況下,為何未能及時推出粵港澳三地健康碼互認?新冠肺炎為市民帶來諸多不便,已不想再被動地等待,希望能盡快恢復三地往來,為經濟、社會帶來助益,恢復應有的社會發展進度。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在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中指出,中國當前疫情形勢總體穩定,同時強調要繼續落實常態化防控措施,調整、優化落實防控措施,足見新冠肺炎的防控已進入常態化,須要不斷更新調整疫情防控對策,也說明疫情在各方協調合作下可防可控,適當放寬人員流動限制,釋放經濟活力。

放寬限制,建立健全三地互認健康碼機制,將成為粵港澳協同發展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三地疫情防範的有效措施。新冠肺炎已爆發良久,不少人員、貨物流動被阻隔,已嚴重影響社會民生,政府需聯同有關部門採取積極措施,對接數據,放寬限制,加強人員、資金、經貿流動。

粵港澳一體化進程正不斷加快,疫情亦無阻三地協同發展,為此,粵港澳三地健康碼互認將某程度上增加人員流動,帶動經貿、投資、旅遊、商務合作等,亦有利於青年就學就業。事實上,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的各種隔離、封關措施讓社會運作陷入半停擺狀態,各地政府長時間各自為政封閉式限制人員流動,為經濟、民生、社會秩序的回復加大難度,為社會經濟向前發展帶來巨大阻礙。開通粵港澳三地互認健康碼,是其中一個方便、省時、快捷的辦法,健康碼中的數據也能為疫情防控帶來參考,可謂一舉兩得。

近日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公布的疫情評估報告指出,目前內地已屬低風險,狀況較世界各地多國好,負責這項研究的教授更指出香港可逐步放寬對中國內地、澳門、台灣開放,特別是廣東等地,足以證明從科學角度來說,開通粵港澳三地健康碼互認是合情合理,符合香港、內地經濟狀況,也符合科學驗證。

事實上,三地數據互認並非絕無先例,以珠海及澳門為例,兩市早於日前開放每日給予一千名從事公務及商業活動者的健康碼持有者配額,申請期間豁免醫學觀察,反響熱烈,成效顯著。足見香港亦可參照經驗,具有放寬限制,實現健康碼互通的條件,對於部分聲音指出香港檢疫費高昂及配額問題,我們相信憑藉政府的市民健康數據,以及良好的檢疫措施等,將能研究出一套適合港人的配額措施。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社會經濟發展已陷入僵局,飲食、旅遊等各行業經濟數據跌勢持續已久,新的經歷增長點尚未成型,失業率高企,市民生計難以維持,希望能在關鍵時刻盡快開通粵港澳三地健康碼互認,加強人員流通及三地交通往來,自然有助加強經濟活力,為人民提供更多發展空間,或能在其中找到新的經濟增長模式,開啟新時代發展動能,希望能盡快落實粵港澳三地健康碼互認制度,讓社會重新恢復秩序。

張學修(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