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公園籌組顧問團求轉型

2020-06-19 00:00

(星島日報報道)海洋公園早前獲立法會撥款五十四億元「救亡」,政府正籌組顧問團為公園展開半年定位策略檢討,以盡快轉型。邱騰華指出,最初公園向立法會提出擴建七個全新主題區已擱置,但部分構思例如在深水灣興建碼頭搞觀光船及歷奇活動,都可開放探討。他強調,公園必須開源節流,但了解公眾對是否保留部分機動遊戲的意見兩極化,會交由財務專家計數,而公園主打保育工作亦要商業化,不排除有全新發展框架時,「可能要問一問公眾」。

邱騰華說,海洋公園未來有三大重點,首先要固守品牌優勢,尤其保育界地位。其次要節流,將一些不划算的項目,包括涉及高昂維修費的機動遊戲規模壓縮;此外要發掘新方向。他說,不是要拆走全部機動遊戲,「最終有一個大的概念時,可能都要問一問公眾(意見)。」他說不少「有心人」主動請纓,包括一些知名人士,但他未有透露是否包括曾表示樂意幫忙的前主席盛智文。

海洋公園早前擱置一百零六億元擴建方案,邱騰華說,有些構思值得參考,例如在深水灣設碼頭辦觀光船,或者歷奇活動,檢討時可全盤考慮,若需要修訂《海洋公園公司條例》,以便拆牆鬆綁發展,亦持開放態度。他指,海洋公園萬豪酒店較多做商務客,日後應同公園加強合作,吸引市民及遊客度周末。而公園不能再靠消費甚少的快閃內地團,要轉變營運模式,不再依賴門票收入,「令遊客入去花多些時間,花多些錢。」他更指,保育和教育的盈利有限,要商業化,不認同將海洋公園作為「市政公園」,否則最終「納稅人畀錢。」

海洋公園重開後反應不錯,邱騰華表示有信心,「好多人同我講,海洋公園百般不是都好啦,你不好讓其執笠啦。」他說,不認同公園只是「集體回憶」,而公園四十三年來不容易,「這麼大的旅遊基建,要建設是需要好多時間、金錢、心機,都未必一定會成功。拆好容易,拆咗佢起樓,講就容易。」

海洋公園管理層被指經營不善,外界要求改革。而行政總裁李繩宗本月底退休,公園將在下周一公布候任主席及新行政總裁。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