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經驗如「牙籤」 理財學員難消受

2020-05-22 00:00

(星島日報報道)不時有人誤信一些「錢搵錢」投資建議,以致血本無歸。投資群組富甲無限會長、筆名「江小魚」的黃上瑜指出,現時很多散戶仍未接受投資可以蝕本,又以「牙籤論」解釋,即使課程導師過往經驗多成功,亦無人能百分百複製。

江小魚表示,市場節奏變化很快,投資者亦不能「一本通書睇到老」,深信過往一些成功的投資方法。他認為,無論導師理想多宏大,冀學生吸收其理財經驗後贏錢,但從來沒有保證,亦不是人人適合,「經驗好似牙籤咁,係你自己先會用到,會唔會撩完牙再畀人,人哋又會覺得好用?」他又稱,時下仍有很多人未能接受投資可賺可蝕,就算遇上有仁德的導師,只要散戶心態不純正,只想博橫財,亦難以做到財務自由,故投資者在市場失利,本身亦有責任。

對於近年「錢搵錢」等投資方法大量出現,他就指,以往一向有這些槓桿倍大被動收入的方法,但主要是具實力大戶使用,不過隨著金融市場規模變大,相關「財務自由法」近年便以零售方法包裝及推廣,令情況漸漸普及。他提醒,一般涉及槓桿操作的教學,散戶應該「睇路」,認為槓桿是一個可利用的工具,但不值得鼓勵。

投委會亦指出,無論導師是否領有證監會發出的牌照,也不可能提供百分百準確的「投資貼士」,因此投資者切忌只是「問冧把」跟風投資。

該會又指,投資者應對投資對象有充分了解,包括往績、前景、宏觀經濟對其影響等,並必先做足功課,了解自己的財務需要。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