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市陸續復課救全家 爸媽慶「甩難」
2020-04-12 00:00
三月二十五日這天,對於眉山三十八歲的楊明星而言簡直是喜事連連。
先是下午五時許,看到眉山市教育和體育局官方微信發布通知:中小學生教職員工返崗返校。到晚上十時許,四川省教育廳又發布春季學期開學通知,全省高三四月一日開學,初三可四月七日開學復課。他的眼眶熱了又熱,和四川千千萬萬學生家長一樣,楊明星讀初三的兒子和讀小學一年級的兒子,從放寒假起就待在家一直到現在。
原本指望着上網課後,就不用每天守着兩個兒子,對他們的批評會少一點,關愛會多一點,但家中只有一台電視,兩個兒子常因上課爭吵。上課期間,兩個兒子一會要喝水,一會要撒尿,一會又打得哇哇叫,讓沒有復工心煩意亂的楊明星在家刷個抖音也不安寧。
對兒子不滿意,兒子也看不起只有初中文化的楊明星。小兒子沒有時間概念,課間要休息三十分鐘,被楊明星一頓臭罵時他還頂嘴:「你除了耍手機,就是罵我們,又不和我玩,我要去學校找同學玩。」
大兒子的課程除了語文能懂一點,其餘的楊明星幾乎一問三不知。有次心血來潮,楊明星準備看看大兒子的作業,大兒子一臉嫌棄:「爸爸,你檢查啥子嘛,你又不曉得對錯,我問道題咋個做你都懂不起。還是在學校裏好,可以問同學,問老師。」聽完這話,楊明星心如死灰,下午妻子回家,他都想抱着妻子哭一場:「再不開學,我都要被逼瘋了。」
想讓孩子回校的,還有老師。畢竟,許多老師也是孩子的家長。在眉山一所中學教英語的張老師,孩子還在讀小學,不過她很少有時間照顧她,班上幾十個學生,每天都要掌握他們的身體情況,上報相關資訊。上完網課,還要回答學生的各種問題、檢查作業。忙完課又要忙家務,常常讓平時基本上在學校吃午飯的張老師手忙腳亂。
八歲的女兒,則經常羨慕媽媽的學生可以隨時找到媽媽,「我經常問媽媽一些事,她就說等一下、等一下。」三月二十五日晚上,四川省教育廳發布開學通知。張老師趕緊轉發到群裏,大家都在商量開學復課前的準備。
晚上睡覺前,女兒走到心情大好的媽媽門口輕輕地說:「媽媽,我也好想早點回到學校去哦。」實際上,許多孩子也不想待在充滿「手機、煙味、批評、甚麼事情都催我」的家裏。
三月二十四日,四川成都眉山市對數十所學校的上萬名中小學生進行了一次匿名問卷調查。截至翌日下午六時,共收回一萬五千一百六十份問卷。
問卷調查的問題包含:「你想回學校嗎」、「你甚麼時候想回去」、「回去最想做的事是甚麼」、「這次疫情後,你希望家長和自己有甚麼改變」、「這次疫情最讓你難忘的事是甚麼」等十個問題。
許多家長都以為,孩子們並不想去讀書,只想在家玩。調查結果卻出乎他們的意料:想回學校的有一萬四千七百八十一人,佔超過九成七,而且至少已經想了超過一個月;不想回學校的只有三百七十九人,僅佔百分之二點五。
學生們想回學校的時間,和許多教師預判的相差無幾:正常開學時間,也就是原定的二月九日,想回學校的有八千八百零十六人,佔超過五成八。三月份上網課開始想回學校的學生有六千一百六十七人,佔約四成。
眉山東辰國際學校小學部藝體中心主任兼學生與班級建設中心副主任王克兵分析,之前放寒假時明確了二月九日開校,孩子和家長們都有心理預期。上網課後,學生在家需要進入學習的狀態,但長時間被家長關注,加之家長的期望值、文化程度等差異,和孩子的衝突會增加,所以孩子們逼切想回學校。
調查問卷顯示,回到校園中,想見老師的學生比例約七成一,遠遠大於想見同學的比例。針對「希望家人有甚麼改變」,學生回答排名第一的是:少點批評多點關愛,爸爸媽媽在我做作業的時候老是「兇人」,希望他們能少生氣,別對我不耐煩,不要老是甚麼事情都催我,變溫柔一點。
「希望家人多陪陪我,不要光想着看手機。」「不說髒話,少抽煙,守信用。」這兩項排名次之。還有學生很懂事,希望父母不要為自己太辛苦。另外有學生表示:希望父母做的飯菜好吃點。
孩子們對自己也有希望,六成以上的學生希望更加珍惜在學校學習的時光,成績好一點。此次疫情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和想法,有孩子難忘於對中國抗擊疫情的感動、對父母的感恩、對生命的感悟。
這些答案中,還有四川人少不了的幽默和樂觀:最難忘的事是沒有收到紅包,這件事教會了我愛護生命,年年都有收不完的紅包;釘釘教會了我早睡早起……有個孩子的回答,惹得大家捧腹大笑:「有一次我做了一件惹媽媽生氣的事,媽媽罰我不能吃晚飯,我很餓。姐姐看見了,就去飯桌上偷偷拿了一些好吃的。這件事教會了我要助人為樂。」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