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點評】停課不停學 網絡教學各師各法

2020-02-14 00:00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加上坊間抗疫物資嚴重短缺,一如所料,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昨宣布全港學校進一步延長停課至三月十五日,期間學校須提供網上教學而達至「停課不停學」。然而,網上教學方式與成效如何,值得深入探討。

回顧〇三年的「沙士」疫情,全港學校同樣須長時間停課,當時網上教學方興未艾,不少學校採用實體印備工作紙及作業,要求家長或學生返校領件。十七年後的今日,網上及電子學習已經大行其道,這種「出功課」形式由實體轉為網上進行,傳統紙本變成電子檔。然而,這種實際照搬假期作業的做法,教學效果有限,幾乎完全是單向學習,缺乏講解與互動,學生感到乏味之餘,家長亦須從旁指導。

近期有學校推出「實時課堂」,即要求學生按原來時間表在家遙距學習,由教師以直播或預錄形式講解,這樣方式有幾個好處,不僅可通過留言等進行師生互動,授課不受地域限制,同時學生作息更有規律,校方在編配學習材料時,也能按時間表及教學進度施教,避免科科都上載海量作業,甚至提前教學,徒添學生壓力。對家長來說,由於教學內容由教師親身講解,也免卻家長「在家教育」的煩惱。

這種「實時課堂」亦要考慮到校情而有所調節,尤其小學階段,學生未必懂得打字,教師亦難隔空了解學生對不同概念的掌握程度,故選取作為網上教學內容便會偏淺。學生在家中能否「一人一機」、網絡速度限制、基層學生的數碼鴻溝等,同樣是學校無法掌握的現實條件限制,而學校本身對電子教學的應用程度,亦有相當大的差異,令實時的網上課堂在港仍處探索階段。

相對而言,更多學校選擇中間落墨,結合既有的網上教學資源與校本功課,比如讓教師以「聲音導航」方式為教學簡報配音,或要求學生收看網上片段完成工作紙或指定探究活動,甚至把原有教學內容微調,比如以往要求小學生記錄生活支出,改為計算家中口罩存量與消耗情況,同時通過功課,了解學生在停課期間的生活情況,未嘗不是另類的互動教學。

無論學校採用的是哪種網上教學,須量力而為,須知關鍵不在於形式的差別,更重要是在有限的條件下,盡可能發揮教學成效,讓學生受益。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