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綱:中國不會把匯率用於競爭目的

2019-03-11 00:00

(星島日報報道)在中美貿易摩擦中,中國多番被指操控匯率,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昨日在記者會上強調,中國會理性看待對外貿易摩擦,絕對不會把匯率用於競爭的目的,不會用於貿易摩擦的工具;也不會用匯率來提高出口,「這是我們承諾絕對不這樣做的」。至於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是根據中國改革開放的時間表推進。

易綱指出,中美在剛結束的第七輪貿易磋商談判過程中,確實就匯率問題進行了討論。包括談到如何尊重對方的貨幣當局在決定貨幣政策自主權;雙方都應該堅持市場決定的匯率制度的原則;雙方都應該遵守歷次G20峰會的承諾,不搞競爭性貶值,就外匯市場保持密切溝通。

談到中美貿易戰,易綱指出,經貿摩擦應當比較理性看待,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時間表是根據中國改革開放需要決定,這樣中國受到的干擾就會比較少。而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對中國有利,對世界有利。

易綱稱,國家主席習近平要求推動對外開放「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中方堅定不移落實去年博鰲宣布的時間表,現在大部分措施已落地,包括標普公司已獲得進入中國信用評級市場,美國運通的籌備申請已經獲得批准等。

在匯率問題上,易綱說,中國在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的努力和成果,是受到全世界公認的。

他指出,從一五年開始,人民幣由於受到內部和外部因素影響,在過去四年多時間確實是有貶值的壓力,但中國的貨幣當局面對這些貶值壓力,還是千方百計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外匯儲備減少了一萬億美元,這些努力全世界都看得非常清楚,包括美國財政部一年兩次的匯率評估報告在內。易綱建議,大家查一查這份關於操縱匯率的標準和數據的討論,可以回答到中國是否操縱匯率的問題。

易綱稱,現在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匯率形成機制,由市場決定,人行已基本退出了對匯率市場的日常干預。匯率波動和一定程度上的彈性,對整個經濟是有好處,匯率穩定不代表盯死不動,必須要有彈性靈活,才能起到「自動穩定器」的作用。

以去年為例,人民幣兌美元最強達到六點二八,最弱達到六點九七,波動率百分之四點二,相對於歐羅兌美元波動率百分之七、英磅兌美元的波動率百分之八,人民幣匯率的波動率還偏小。

他談到人民幣匯率走勢,指出經過這麼多年市場機制的不斷形成和完善,社會對人民幣匯率彈性愈來愈習慣,市場上對風險的對沖工具也愈來愈多,隨著市場工具增多和完善,人們預期也愈來愈穩,相信未來,人民幣匯率在市場決定的機制下,會變成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可自由使用的貨幣。

人行副行長潘功勝指,目前內地股票市場、債券市場的境外投資者持有佔比各為百分之二點七及百分之二點三,這個佔比不高。隨著未來金融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面臨的跨境衝擊和跨境風險也會更大一些,因此,要不斷完善跨境資本流動風險的管理。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