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科幻片叫好叫座 《流浪》票房料達45億

2019-02-08 00:00

(星島日報報道)中國首部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春節檔期叫好叫座,僅用了三天時間,截至昨天票房大收逾七億元(人民幣,下同),更在大年初三首次拿下單日票房冠軍,外界預計最終票房將達到四十五億元。《紐約時報》形容,此片將象徵中國電影業新時代的到來。導演郭帆表示電影從故事到文化內核都很有中國特色,不僅表達了中國人對土地的深厚熱愛,靠團結的力量參與救援,認為這種集體主義精神在中國也特別容易被理解。

電影《流浪地球》改編自雨果獎得主劉慈欣的同名小說,講述在面臨太陽瀕臨死亡的危機之下,人類為了自救建造無數個行星發動機,驅動地球逃離太陽系,尋找新家園,地球卻因被木星的引力吸住而即將撞向木星,全球性展開緊急救援行動,爭分奪秒去重啟熄火的行星發動機。

歷時近四年的籌備及創作,由吳京、屈楚蕭、李光潔、趙今麥、吳孟達等人主演,於農曆年的黃金檔期上映。電影在內地口碑甚佳,一上映便在豆瓣(douban)拿下八點四的高分,影院排片率從第四逆襲到第一。不止官媒《人民日報》、環球網等亦紛紛轉載相關報道,美國《紐約時報》報道,形容此片將象徵中國電影業新時代的到來。著名導演占士金馬倫亦在社交媒體上送上祝福,「祝中國科幻電影之旅好運!」

導演郭帆在電影首映時表示,該片從故事到文化內核都很有中國特色,表達了中國人對土地的深厚熱愛。國家有一定的國力之後才可能去拍科幻片,正因為《流浪地球》中沒有鋼鐵俠等超級英雄,所有參與救援的都是一個個普通人,靠團結的力量完成,「這種集體主義精神在中國也特別容易被理解。」

以「果然,能拯救地球的,只有中國人」為題的評論在網上流傳,直指《流浪地球》帶來「一股清流」,比起其他荷里活電影不同,不是所有的主角都是貫穿全劇的英雄,而是一種將全人類團結在一起「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理念。中國人理解的未來世界是求同存異,共同發展,不會輕易認命等的價值觀。《流浪地球》表面上是一部科幻片,其實承載着許多中國文化的內核。

《流浪地球》在籌備時面臨不同挑戰,需要自行設計場景道具,劇組的置景面積將近十萬平方米,設計出多達一萬件道具。片中出現的運載車、空間站、地下城全以實景拍攝。導演亦致力創造一種屬於中國科幻片的審美,比如要求不要緊身衣,「因為演員穿緊衣會很怪,特別是女孩」。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