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84%中风病例可预防 10大饮食习惯风险高 少吃1种油易中风?

2024-09-23 00:00

全球84%中风病例可预防 10大饮食习惯风险高 少吃1种油易中风?
全球84%中风病例可预防 10大饮食习惯风险高 少吃1种油易中风?

少吃1种油反而更容易中风?有研究发现,全球在30年间的新增中风病例激增70%,最新数据显示,一年有近1200万人中风。研究人员更发现,全球84%中风病例可预防,可改变的风险因素多达23个,其中包括10大饮食习惯。

全球84%中风病例可预防 10大饮食习惯增风险

专门研究全球疾病负担(GBD)的专家团队认为,了解全球及各国的中风负担、高危因素及发展趋势,对于未来预防、医疗规划相关重要。是次研究旨在分析1990至2021年的中风相关数据,研究结果于9月18日在国际期刊《The Lancet Neurology》(柳叶刀神经病学)上发表。

可预防的中风因素是甚么?⬇⬇⬇

引发中风 的常见成因
引发中风 的常见成因
估计了全球204个国家和地区,在1990-2021年间的中风病发率、盛行率、死亡率及整体疾病负担(DALYs)
估计了全球204个国家和地区,在1990-2021年间的中风病发率、盛行率、死亡率及整体疾病负担(DALYs)
评估项目包括总体中风、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数据
评估项目包括总体中风、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数据
研究也分析23个危险因素对于中风负担的影响
研究也分析23个危险因素对于中风负担的影响
可改变的中风风险因素:悬浮粒子污染、固体燃料造成的居家空气污染、日常气温过低、日常气温过高、铅污染
可改变的中风风险因素:悬浮粒子污染、固体燃料造成的居家空气污染、日常气温过低、日常气温过高、铅污染
可改变的中风风险因素:高钠饮食、富含红肉的饮食、富含加工肉类的饮食、饮食中水果含量低、饮食中蔬菜含量低
可改变的中风风险因素:高钠饮食、富含红肉的饮食、富含加工肉类的饮食、饮食中水果含量低、饮食中蔬菜含量低
可改变的中风风险因素:饮食中全谷类含量低、饮酒、含糖饮品、低纤维饮食、低多元不饱和脂肪酸饮食
可改变的中风风险因素:饮食中全谷类含量低、饮酒、含糖饮品、低纤维饮食、低多元不饱和脂肪酸饮食
可改变的中风风险因素:体能活动量低(仅针对缺血性中风负担)、吸烟、二手烟、高BMI
可改变的中风风险因素:体能活动量低(仅针对缺血性中风负担)、吸烟、二手烟、高BMI
可改变的中风风险因素:空腹血糖高、血压收缩压高、低密度胆固醇高(仅针对缺血性中风负担)、肾功能障碍(低肾丝球滤过率)
可改变的中风风险因素:空腹血糖高、血压收缩压高、低密度胆固醇高(仅针对缺血性中风负担)、肾功能障碍(低肾丝球滤过率)
研究结果发现,在1990年至2021年间,中风人数增至1190万人,上升了70%
研究结果发现,在1990年至2021年间,中风人数增至1190万人,上升了70%
中风存活人数增至9380万人,上升了86%
中风存活人数增至9380万人,上升了86%
中风死亡人数增至730万人,上升了44%
中风死亡人数增至730万人,上升了44%
中风成为全球第3大死因,排在冠心病与COVID-19之后
中风成为全球第3大死因,排在冠心病与COVID-19之后
在2021年,有84%的中风负担可归咎于该23个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在2021年,有84%的中风负担可归咎于该23个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增幅最明显的中风成因:高BMI、高温、高血糖、含糖饮品
增幅最明显的中风成因:高BMI、高温、高血糖、含糖饮品
增幅最明显的中风成因:体能活动量低、血压收缩压高、饮食当中Omega-6含量低
增幅最明显的中风成因:体能活动量低、血压收缩压高、饮食当中Omega-6含量低
2021年全球5大中风主因:高收缩压、悬浮粒子污染、吸烟、低密度胆固醇高、居家空气污染
2021年全球5大中风主因:高收缩压、悬浮粒子污染、吸烟、低密度胆固醇高、居家空气污染
悬浮粒子污染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高危因素之首,占14%
悬浮粒子污染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高危因素之首,占14%
以下的高危因素在近30年期间引发的中风负担有所减少:饮食中加工肉类含量高、蔬菜含量低、悬浮粒子污染、吸烟
以下的高危因素在近30年期间引发的中风负担有所减少:饮食中加工肉类含量高、蔬菜含量低、悬浮粒子污染、吸烟

 

 

研究方法|分析204个地方 30年中风病例

研究人员估计了全球204个国家和地区,在1990年至2021年间的中风病发率、盛行率、死亡率及整体疾病负担(DALYs)。评估项目包括总体中风、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数据,分析23个危险因素对于中风负担的影响。

    研究结果|新增中风个案增70% 死亡率上升44%

    • 在1990年至2021年间,中风人数增至1190万人,上升了70%;存活人数增加至9380万人,上升了86%;死亡人数增至730万人,上升了44%。
    • 中风成为全球第3大死因,排在冠心病与COVID-19之后。
    • 在2021年,有84%的中风负担可归咎于上述23个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 在30年间,增幅最明显的中风成因:高BMI(上升 88%)、高温(上升72%)、高血糖(上升32%)、含糖饮品(上升23%)、体能活动量低(上升11%)、血压收缩压高(上升7%)和饮食当中Omega-6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上升5%)。
    • 在2021年,全球5大中风主因为是高收缩压、悬浮粒子污染、吸烟、低密度胆固醇高和居家空气污染。
    • 悬浮粒子污染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高危因素之首,占14%。
    • 因饮食中加工肉类含量高、蔬菜含量低而导致的中风负担分别下降了40%和30%;悬浮粒子污染与吸烟的比率也分别及13%。

    研究结果|23个中风风险因素可预防

    研究发现,全球84%中风病例中,均与23个可改变的风险因素有关:

    • 悬浮粒子污染、固体燃料造成的居家空气污染、日常气温过低、日常气温过高、铅污染
    • 高钠饮食、富含红肉的饮食、富含加工肉类的饮食、饮食中水果含量低、饮食中蔬菜含量低、饮食中全谷类含量低、饮酒、含糖饮品、低纤维饮食、低多元不饱和脂肪酸饮食
    • 体能活动量低(仅针对缺血性中风负担)、吸烟、二手烟、高BMI、空腹血糖高、血压收缩压高、低密度胆固醇高(仅针对缺血性中风负担),以及肾功能障碍(低肾丝球滤过率)

    对此,研究人员强调,中风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全球在减少由不良饮食、空气污染和吸烟引发的中风负担有实质进展,表明在过去30年来针对这些危险因素所采取的策略有所成功。

    他们提醒,采取行动预防和控制这些可改变的中风危险因素,对于解决日益严重的全球健康危机至关重要。例如因空气污染与环境气温和气候变迁相互关联,采取紧急气候行动和减少空气污染措施极为重要。另外,随著高血糖问题越发普遍,以及人们常喝高糖饮品等危险因素,针对肥胖和代谢症候群的解决措施也相当迫切。

    中风11种常见症状

    根据本港衞生署资料,中风指部分脑部细胞因脑部动脉「闭塞」或「爆裂」,脑细胞因得不到营养及氧气而死去。中风患者一般会出现以下症状:

    • 身体变得虚弱,脸部、手臂或腿部感到麻痹及/或颤动、半身不遂、言语不清或失去说话能力、嘴歪、眼斜、视力模糊不清、吞咽困难、头部剧痛、行动不稳或跌倒、大小便失禁、流口水。
    • 严重者更可能会昏睡,甚至死亡。

    延伸阅读:必吃红色食物护血管?推介6款防中风/降血脂/补气血

    红色食物夏日护心血管。
    红色食物夏日护心血管。
    番茄。
    番茄。
    防止血栓。
    防止血栓。
    有助维持血液流动性。
    有助维持血液流动性。
    预防心脑血管病。
    预防心脑血管病。
    红萝卜。
    红萝卜。
    保持血管畅通。
    保持血管畅通。
    预防中风。
    预防中风。
    降低患心脏病风险。
    降低患心脏病风险。
    红苹果。
    红苹果。
    降血脂。
    降血脂。
    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红豆。
    红豆。
    养心补血。
    养心补血。
    润肠通便,促进肠胃吸收。
    润肠通便,促进肠胃吸收。
    红番薯。
    红番薯。
    预防动脉硬化。
    预防动脉硬化。
    山楂。
    山楂。
    降低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
    降低三酸甘油脂。
    降低三酸甘油脂。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资料来源:《The Lancet Neurology》EurekAlertMedscape

    ---

    相关文章:

    血管老化易中风心肌梗塞 医生教1分钟自测风险 量血压出现这数字高危

    吃洋葱可防血栓/中风/心脏病?营养师推介6大食物通血管 更可降血压血糖胆固醇

    中风先兆|28岁男常做运动无三高 出现1徵兆中风半瘫 医生揭年轻中风6大原因

    逾500位营养师严选!2024年必吃10大超级食物 防癌率近50% 降三高/防中风/减肥

    45至64岁中风死亡率上升!全球每4人有1人中风 90%病例由10大因素引发

    长寿短命看血就知道?3类人血不好易中风!医生教自测徵兆 5招养出长寿血

    血压浮动要小心!低血压死亡率高6倍 专家教度血压6秘诀 防中风心脏病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