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大肠瘜肉10年可变大肠癌 便秘疲倦或先兆 专家教5招减风险
2023-03-15 00:00
根据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的研究,大肠癌是香港最常见癌症第2位。在2020年,大肠癌新症共有5,087宗,男性有2,905 宗,女性有2,182宗,大肠癌占癌症新症总数的14.9%。男女患者比例约为1.3 比 1。除了老年人外,现在更有越来越多年轻人罹患大肠癌,可见预防大肠癌的重要性。
大肠癌高风险族群 曾生瘜肉高危
大肠癌成因仍正在研究中,统计显示,年纪愈大患上大肠癌的机会亦会愈高。另外饮食习惯与大肠癌亦息息相关,进食大量红肉及加工肉食,和低纤维的饮食习惯会增加患上大肠癌的机会。此外,缺乏运动、肥胖、饮酒和吸烟亦会增加风险。高危人士亦包括家族中曾有人患上大肠癌尤其是直系亲属(即父母、兄弟姊妹或子女)或遗传性肠病及结肠长期发炎(又称溃疡性结肠炎)或长出瘜肉。
【同场加映】大肠癌成因
大肠癌症状 留意便秘疲倦5大警号
大肠癌于病发初期病徵可能并不明显,常见病徵包括:
大肠癌症状
- 大便带血或带有大量黏液
- 大便习惯改变,例如大便变稀或便秘,并持续超过两星期
- 刚大便后还有便急的感觉,但不能排出大便
- 腹部不适,例如持续疼痛、腹胀、饱胀或绞痛
- 体重无故地下降和疲倦
鉴于大肠癌徵状可能与其他疾病的症状相似,因此若发现任何不寻常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进行评估。
预防大肠癌5大方法 宜多吃菜少吃牛肉
透过实践健康的生活模式,可预防或减低罹患大肠癌的风险。
- 多进食全谷类、豆类、水果和蔬菜等高纤维食物
- 减少进食红肉和加工肉食,例如:牛肉和香肠
- 恒常进行体能活动,例如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度到高强度的体能活动,例如快步走或游泳等。
- 保持适当体重及腰围
- 避免饮酒及吸烟
肠瘜肉10年可变大肠癌 预防胜于治疗
除了平时实践健康生活习惯以预防大肠癌外,及早发现早期病变同样非常重要。根据研究显示,肠瘜肉演变成大肠癌,一般平均需要十年的时间。定期大肠筛检能在早期发现问题,将疾病控制在浅表,大大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亦减少日后治疗对身体的影响,从而维持患者的生活质素。
政府正在推行「大肠癌筛查计划」,资助50至75岁及没有大肠癌症状的市民,让他们每两年进行大便隐血测试,以预防大肠癌。该计划会先进行大便隐血测试,检查是否有肉眼无法察觉的微量血液。若检测结果呈阳性,则会安排进行大肠镜检查,并切除可能出现的大肠瘜肉,以避免其演变成癌症。计划参加者须先约见参与计划的基层医疗医生进行大便隐血测试。如果测试结果呈阳性,参加者会被转介至参与计划的大肠镜医生接受政府资助的大肠镜检查。如果结果呈阴性,则建议参加者在两年后再进行筛查。透过这项计划,市民能早日发现并治疗大肠癌,减少其对健康带来的威胁。
癌症存活率的数据显示,大多数癌症若能于早期发现,其五年存活率会较晚期为高。预防胜于治疗,除了透过实践健康的生活模式以预防大肠癌,笔者亦想强调及早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性,不如由今天起,由一小步的健康生活习惯做起,加上早期筛检,齐来预防大肠癌。
撰文:香港都会大学 护理及健康学院讲师 蔡嘉敏
延伸阅读:常见加工肉类的钠含量
据本港衞生署资料,大肠癌是在结肠或直肠内的细胞异常生长所形成的癌病,而癌细胞会持续生长,并逐渐扩散和转移至身体其他部位。
世衞辖下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早于2015年已公布加工肉致癌研究结果,把加工肉类归类为「令人类致癌」(第1组); 红肉则「可能令人类致癌」(第2A组)。IARC指,每天食用50克加工肉类,患大肠癌的风险将增加18%;吃得愈多,风险愈大。50克加工肉类的份量,大约相当于1.5条香肠或2片烟肉或2片火腿或3块午餐肉。
便秘出现4情况须求医
根据本港衞生署资料,便秘属常见的问题,多指为排便变得不频繁,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而粪便的状态太硬、太小或是很难排便。便秘时若出现以下4种情况须求医治理:
衞生署教预防便秘5大方法
衞生署教预防便秘5大方法,包括饮食及作息方面:
《星岛申诉王》于3月1日隆重登场,节目为民请命抱不平、追踪城中热话,亦会搜罗温情小故事。你申诉,我跟进,搵91999933,《星岛申诉王》随时候命!
立即报料:https://bit.ly/3IMunqd
你的独家报料一旦被采用及报导,将获得乙份奖品。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