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新冠喷鼻剂|鼻敏感人士慎用 新推非处方直接杀灭新冠病毒喷鼻剂

2022-08-17 00:00

自疫情开始至今,市民对于消毒、防疫意识一般都已大大提高,而大家最常用之一莫过于是消毒喷雾,但如果是以直接用于鼻腔的消毒喷鼻剂,作为日常防疫用品,又会否考虑?近日便有医药集团推出一款声称可对抗新冠病毒,在首24小时内可将平均病毒量降低约95%、72小时内降低约99%的喷鼻剂,以防止病毒扩散或潜伏。

这款已取得专利的「一氧化氮喷鼻剂」,属非处方新产品,据悉已通过临牀验证,其设计可将含一氧化氮(Nitric Oxide)的成分,少量输送到用者鼻腔,从而于两分钟内杀灭上呼吸道99.9%的病毒,包括可直接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以降低病毒量,并形成物理及化学屏障,防止病毒潜伏及扩散至肺部。
供12岁以上使用
    「新型的喷鼻剂中声称使用化学物作为物理屏障,以达到保护功效。对此技术相信需要更多时间去观察是否真有其效,但诚如产品指引所建议,用家仍需要同时采取其他保护措施,例如佩戴口罩等,以策安全。另外,喷鼻剂亦只建议12岁以上人士使用,至于孕妇或哺乳期妇女使用前,应先徵询医生意见。然而在香港这个每四个人,便有一人患有鼻敏感(即过敏性鼻炎)的都市,大家或许会更关注患鼻敏感人士是否适合使用类似的喷鼻剂。首先,由于产品尚未有相关研究数据,而敏感反应因人而异,故使用前应先仔细了解产品成分,避免误用致敏成分。另外,亦必须跟从指引建议的剂量及使用时长等方法,如有不适,应先停用及尽早求医。」耳鼻喉科专科何的炜医生称。
鼻敏感人士慎察

喷鼻剂是不少受鼻敏感困扰人士舒缓鼻塞问题的选择,但原来使用不当或错用通鼻喷剂,可能对鼻敏感病况有害无益,甚至令病情恶化,导致「药性鼻炎」。

何医生指,要解决鼻敏感,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致敏原,发病时亦建议使用由医生处方的药物,例如口服药物或喷鼻剂。现时治疗鼻敏感的喷鼻式药物主要分为三个类别,分别是生理盐水、类固醇喷鼻剂及不含类固醇的喷鼻剂。一般病情较轻微的,会建议每天以生理盐水洗鼻,因生理盐水和人体内水分的成分相似,能够冲走鼻腔内的致敏原及分泌物,让鼻黏膜保持湿润,使鼻腔通畅。但这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未能治本,所以患者应寻求医生意见,有需要时服用药物,以控制病情。
类固醇成分谬误

何医生续说:「至于病况严重者,例如长期鼻塞、鼻分泌物多、鼻水倒流等,则建议采用喷鼻剂。喷鼻式类固醇有助减轻发炎徵状,以减轻病徵,但不少人都误以为类固醇对身体有害,长期使用会带来副作用,而药物只要不含类固醇便不会上瘾。但事实上用于喷鼻的类固醇却正正相反,新式类固醇喷鼻剂,由于剂量较低,即使长时间使用,亦很少产生类固醇相关副作用。但要注意类固醇喷剂需要最少连续使用七天才能发挥效果,所以须按照医生指示,切勿随意调整用量。」
错用令鼻膜变薄

原来不含类固醇的喷鼻剂,虽可在短期内有很好的效果,但愈喷就愈易有依赖性。「这是因为当中主要成分为血管收缩药物,喷到鼻腔内立刻可将黏膜收缩,使鼻子通畅,效果显著。虽可即时缓解不适,但长期使用一段时间后停用,鼻塞问题又会再出现,甚至变得更严重,亦易引致对药物产生上瘾问题,造成依赖性。此外,长时间使用而令鼻膜血管收缩,可能造成鼻膜变薄和溃烂。」何医生解释。
或致其他并发症

很多人以为鼻敏感是小事,但如处理不善易引发其他并发症,例如哮喘、鼻窦炎、中耳炎等更严重的疾病。何医生提醒大家,如果症状严重,应依照医生指示使用药物,以减少炎症,舒缓敏感情况,不宜自行购买和使用此类药物,否则病情易愈趋恶化,必要时更可能要考虑动手术去舒缓不适及控制病情。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