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饭综合症|隔夜饭炒饭 食安中心吁小心染炒饭综合症致食物中毒 学会两招轻松预防

2022-08-16 00:00

部分相片来源:食物安全中心
部分相片来源:食物安全中心

吃不完的隔夜饭餸,很多人都将会其留待隔天,一锅过做炒饭,方便又美味。虽然不浪费食物是美德,但若隔夜饭处理不当,根据食物安全中心最近的信息,分分钟会受蜡样芽孢杆菌污染,引致所谓的「炒饭综合症」,出现食物中毒等徵状,尤其夏天更是高危季节。

其实蜡样芽孢杆菌普遍存在于四周环境中,包括一般食物,但含量一般很低,不至于造成食物中毒。不过这种菌却是一种可产生耐热毒素及孢子的细菌,其最佳生长温度约摄氏30至37度之间,一些经烹煮过的食物,尤其是米饭,或新鲜制成再冷冻的豆浆、焖制肉类、咖喱及盆菜等砂锅类菜式,若放在室温一段较长时间,便会大量滋生这些蜡样芽孢杆菌。而最可怕是,当中的孢子具耐热性,能抵受摄氏126度长达90分钟,故当翻热这些炒饭或食物,热力都不能将它们杀掉,毒素仍然存在,进食后有机会出现肠胃不适、呕吐及肚泻等食物中毒徵状。

想预防出现「炒饭综合症」,可由适当处理食物着手。其实蜡样芽孢杆菌在摄氏4度以下,或摄氏60度以上,都会停止生长,因此可将剩馀的饭餸尽快放入雪柜冷却,最好于2小时内降温至摄氏20度,并在随后的4小时内由摄氏20度降温至摄氏4度。至于热食则要保存于摄氏60度以上的容器。其实食物最好还是即煮即食不放过夜最安全,为保障家人安全,大家煮饭时预好分量,便不怕浪费食物及要吃隔夜饭了。

立即下载 | 全新《星岛头条》APP : 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