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蚊|蚊患指数急升 天然配方驱蚊剂非无害 专家指引安全用法防过敏

2022-07-30 00:00

近月多区蚊患指数急升,全城进入「防蚊灭蚊」状态,市民外出防蚊叮,少不了使用防蚊产品如防蚊贴、防蚊喷剂、防蚊精油等,其驱蚊效能主要来自所含成分对蚊虫的干扰,不过即使是成分天然的产品,亦可对皮肤、眼睛造成刺激,想降低致敏风险?便要依足专家明确的使用窍门。 
两大常用化学成分

DEET避蚊胺(Diethyltoluamide)和埃卡瑞丁Icaridin(又称Picarodine)是驱蚊产品中最常用的成分,香港中文大学针药网上药物资讯平台药物资讯药剂师苏宏基(Suki)表示,「两者的效能相若,均是香港衞生署、衞生防护中心及美国疾病控制及预防中心(CDC)所推荐的驱蚊成分。科学家认为驱蚊成分的作用是干扰蚊虫的感官器官,相对于DEET,Icaridin较少引起皮肤敏感,而且基本上无色无味。」

另一款广为采用的驱蚊剂是IBI-246(化学成分名称2-Undecanone, Methyl Nonyl Ketone),市面上一般标榜为野红茄提取物(Wild tomato extract),由于其气味强烈,故不为蚊虫接受,Suki补充,「上世纪六十年代这成分被用作猫狗使用的驱蚊剂,后来应用在人类使用的驱蚊产品。市民需要留意这种成分乃人工合成,并非纯天然的成分。」
留意适用年龄及方法

Suki指出,CDC不建议任何两个月以下的婴儿使用驱蚊产品,而十岁以下儿童并不建议自行涂抹昆虫驱避剂,成人应先将昆虫驱避剂涂抹于自己双手,然后才涂抹在儿童身上;避免涂抹于儿童的手上或眼/口部周围、伤口或敏感的皮肤。「我建议儿童使用走珠式涂剂较喷雾剂合适,因喷雾剂较容易进入儿童眼睛。另哺乳期间的母亲于喂哺前,应先洗去手部和身体上的昆虫驱避剂。」
蚊香悬浮粒子隐忧

基于家居环境所需,不少人临睡前会点蚊香,Suki指传统蚊香一般含有除虫菊精(Pyrethroid)的物质,含这成分的蚊香通过燃烧或电热式挥发均能有效驱灭蚊子。「蚊香驱蚊原理是通过干扰蚊虫的神经系统,使蚊虫瘫痪和晕厥。家用驱蚊产品浓度一般对人体无害,但蚊香燃点期间,会产生悬浮粒子,有呼吸道疾病问题人士须慎用。使用时要避免身体感到不适,最好保持家居空气流通,并配合蚊帐使用,不要在密闭的室内使用盘式蚊香。另使用蚊香的屋内最好不要有鱼缸,因为菊酯类物质对鱼类的毒性及危害较大。」

想知更多健康资讯 请到WeCare Health专页浏览 按此

https://www.facebook.com/wecarehealthhk

星岛新闻集团庆回归25周年专题网站,请即浏览

https://bit.ly/39AQC3m

立即下载 | 全新《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