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行山|雨后放晴远足行山 防跣避险窍门 专业对症急救法

2022-07-09 00:00

疫情带来行山热潮,但夏日雨后放晴,远足行山的遇险尤其多,扭伤、跌倒意外率大增,大家出发前谨记熟读由专家提供的防跣避险急救术,有备无患!

在疫情下,港人爱行山健身,但热爱不等于专业,错误估计山径的难度、装备不完善、个人力有不逮,最容易出事。行山前除要锻炼体力,还要选用适当的行山鞋履和手杖。不幸受伤要保持冷静,正确处理患处,不做好万全准备,绝不要逞强行山。可是仍有不少港人一身「行街」打扮上山远足,平日缺乏运动,也挑战难度颇高的山峰峻岭。香港注册物理治疗师陆国恒(Alex,右图)明言,「行山要使用身体不同的肌肉如臗关节、膕绳肌、小腿肌、股四头肌,除要用到下半身力量,还有运用躯干核心肌群的力量,帮助保持身体平衡,减少跌倒的机会。」
专业防滑窍门

Alex建议,「行山经验不足、身体耐力欠佳人士先适应较平缓石屎地斜路后,才循序渐进,挑战较复杂的山径。行山前应多作训练,日常进行强化肌肉锻炼,例如深蹲训练四头肌、脚尖站立训练小腿肌肉、单脚站立及合眼练习平衡力等,都是一些简单实用而必要的锻炼方法。」

行山前除锻炼好体格,亦须带齐装备,「行山鞋要选鞋底坑纹较深的款式,如长时间行走崎岖山径,应选鞋底较多保护设计的款式;于雨季远足或行山涧,则选专业用的防滑鞋底设计行山鞋。鞋头也是不可忽略的部分,行山好大机会踢到石头、树根,导致脚趾受伤,选择有鞋头保护的款式较为安全。行山鞋内部要预留半寸空间,因长时间走路会令足部出现膨胀状态。」Alex说。

行山杖是远足好帮手,可分担身体部分重量,减轻双脚负担。Alex建议,行山人士采用直柄行山杖,以便身体得到更全面的支撑,减低对膝盖的负荷。

对症施救指引
「拗柴」

行山时不小心受伤在所难免,其中「拗柴」、肌肉拉伤、小腿抽筋更是常见,Alex建议行山人士带备求生包,并以正确方法处理伤患。「拗柴」的正式名称是足踝急性韧带撕裂,患者应立刻休息,将伤肢抬高及放置在最舒适的位置,并用弹性绷带包扎患处。患者不宜再行走,应由同伴送落山,回家敷冰以减轻痛楚,有需要便立刻求诊。
急性拉伤

突然冲刺或跳跃容易拉伤大腿或小腿肌肉,可采用最基本的「休息、冰敷、压逼、抬高患处」这四个步骤的急救法。 当急性运动伤害发生,最重要是立即停止下来,不再继续运动,利用弹性绷带包扎,并抬高拉伤部位,以协助血液回流、减少内出血,以及防止组织液增加,避免患处肿胀。
抽筋

在行山期间抽筋,容易导致跌倒或足踝扭伤等意外,患者应该立即停下来休息,可轻力按摩患处,慢慢将肌肉按松,才进行拉筋动作,亦要适当补充能量和电解质。


编辑推介
‧全面防护行山鞋

SALOMON X ULTRA 4 MID GTX MS行山鞋,鞋面为坚固的厚尼龙,加上强化的Sensifit承托带系统,加强承托力。已强化的中底架构提供相当高的承托,经特别强化的外侧,可减低扭伤机会。独特的承托带可锁稳脚掌,保护足踝。粗粒式胶粒鞋底在湿地上可发挥更高抓着力及防滑能力。($1,498/A)
‧高强度行山杖

Komperdell轻量碳纤+钛金属强力锁定登山杖,上节及中节采用重量极轻的碳纤维制作,强度高,耐腐蚀。下节采用Titanal.HF高密度铝合金管柱制成,设计轻巧、耐用及具高硬度。(140cm/221g单支售价$480/B)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