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大扫除|疫情大爆发 洗邋遢更严格 小心环保酵素剂易招病菌

2022-01-29 00:00

岁晚加上现在疫情大爆发,今年的大扫除要更认真洗邋遢!近年流行清洁剂也要有机,强调不使用化学成分产品,然而「环保酵素」清洁剂,尤其自行制作或没受监管的产品,最容易成为滋生细菌及藏有病毒的温牀,用家必须留意,以防邋遢洗不掉,还招惹细菌。

很多有机清洁产品都强调不含化学成分,但原来「有机」两字大多只描述了部分事实,一般而言,清洁剂成分都会使用界面活性剂,以产生化学反应来去除污垢。笔者见市面上的清洁剂都声称去污力强、温和不伤肌肤,也会注明「成分天然」,但即使成分再天然,也要依靠界面活性剂产生化学反应,才能达到去污之效。大家可以把界面活性剂想像为一个首尾两端特性的分子,一端喜欢水,另一端则喜欢油脂。在清洗的过程中,亲油端会把油污吸起抓住,之后由亲水端顺着水流,一起把脏污除掉。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教授缪谦说:「界面活性剂的使用范围广泛,包括地板清洁剂、厕浴清洁剂、洗发精、沐浴乳、洗碗精、洗衣精,甚至化妆品等,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最常见的界面活性剂包括脂肪酸盐和烷基硫酸盐(Sulfates),都由人工合成得来。脂肪酸盐就是肥皂,是由天然油脂在硷性条件下发生皂化反应得到,其结构随油脂原料而改变。烷基硫酸盐有聚氧乙烯烷基硫酸钠(Sodium Laureth Sulfate,即SLES)、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Lauryl Sulfate,即SLS)、月桂醇聚醚硫酸铵(Ammonium Laureth Sulfate,即ALES)和十二烷基硫酸铵(Ammonium Lauryl Sulfate,即ALS),硫酸盐的清洁力、起泡能力和去脂能力都较强,不少清洁剂都会使用这类化学物质。

「界面活性剂可对皮肤产生刺激作用,使皮肤发红变乾。有研究指出,SLS等硫酸盐较容易残留在人体的肌肤表面,比肥皂的刺激性更强些,如果长期有高浓度接触,会导致角质层被破坏,引致皮肤敏感等问题。消费者在购买清洁剂时,不应单看货品名称所写的『天然』、『有机』或『植物萃取物』,事实上清洁剂难免会使用界面活性剂,即使天然的原料(如椰子油)经过皂化反应变成界面活性剂后也已经不再天然。皮肤敏感的人,建议可以选择性质较温和的界面活性剂,例如葡萄糖苷,对于皮肤的刺激度较低。」缪教授续称。

笔者见不少环保人士推崇自制酵素清洁剂,不过缪教授表示,所谓「环保酵素」,其实主要成分是「发酵」作用后的「产物」,包括酒精等,跟正规所指的酵素(Enzyme)是不一样的。「酵素(Enzyme)可以帮助食物的消化及代谢过程顺利进行,或是加快反应速度。而环保酵素自制时采用的自然发酵,一旦在制作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发酵过程中便可能繁殖细菌,甚至引致病菌产生,至于合标准的环保酵素,用来清洁的功效,其实与一般酒精的功能无大分别。」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