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媛专栏|复苏生息 从老照片看香港近代变迁

2022-01-06 00:00

香港岛的旧天星码头,对面的干诺道其时有一幢幢爱德华风格建筑物沿维港而建。(黑白图片)
香港岛的旧天星码头,对面的干诺道其时有一幢幢爱德华风格建筑物沿维港而建。(黑白图片)

新年伊始,谨祝各位读者朋友事事顺利,身体健康。过去两年的确不容易,但是比起我们父母一代,今日我们的生活条件其实非常优渥。

文:苏媛 图:亚洲协会香港中心提供

两名衣着优雅的女士在山顶拍照留念,山下是中环市区。(黑白图片)
两名衣着优雅的女士在山顶拍照留念,山下是中环市区。(黑白图片)


经常在长辈口中听到他们形容上世纪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在香港的艰难岁月,如何靠劳力赚取微薄的报酬、十多口人住在狭小没有厕所的房间、到戏院看电影已经是最奢华的享受等,觉得不可思议,也对上一代香港人充满敬意,毕竟我们今天尝到的,都是他们辛苦耕耘下的丰硕成果。当年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香港百废待举,市民生活艰难,大部分人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香港的工业起步,民生得到改善,到了七十年代,经济迅速发展,为日后香港经济突飞猛进打下稳固基础。

黑白照看城市发展

目前正在亚洲协会香港中心展出的一批历史照片,正是记录这段艰难岁月。《复苏生息、逆中求存、重振旗鼓》展览由历史遗珍摄影基金会创始人艾思滔策划,展出三位文化背景各异的摄影师的作品,包括Hedda Morrison、李福志和Brian Brake,共有八十多幅黑白和彩色照片,展现香港横跨三十多年的蜕变。

Hedda Morrison于德国出生,是一位纪实摄影师,曾在北京和东南亚地区工作,作品多以平民百姓的生活面貌为主题,展览中一幅香港街头香烟档小贩的照片,正是她的作品。照片中小贩一脸愁容但眼神锐利,似乎在为日子担忧,细看还可清晰看到不同香烟的牌子,许多相信早已停止生产,在街头香烟档已近式微的今天,这张照片不仅记录了一位小贩的生活,也记录了当时香港的社会。

二战刚结束百废待兴,民生困苦,像相中在街头摆卖的妇人,日子都过得忧心忡忡,前路难以预测。(黑白图片)
二战刚结束百废待兴,民生困苦,像相中在街头摆卖的妇人,日子都过得忧心忡忡,前路难以预测。(黑白图片)

另一位摄影师李福志是新加坡人,于1947年抵达香港,在亲戚的影楼学懂摄影的入门技巧,后来成为摄影师傅。由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他在山顶专门为游客拍照及售卖相片,后期则主要摆卖香港风景照,部分展品正是他当时的作品,其中一张展品出现了两位优雅的年轻女士,一位穿着长衫,一位穿着洋服套装,巧笑倩兮,看来似是出身良好家庭。对李福志来说,维护尊严、从事有用的工作自娱自乐、拍照和售卖相片,都是毕生的亮点,展览中展出其五十多张黑白作品,是对他一生的致敬。

彩色照忆经济起飞

展览中二十多张描绘香港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彩色照片,则是由纽西兰摄影师Brian Brake于1962年至1976年常驻香港时拍摄,在搬到香港前,他曾在著名的马格兰摄影通讯社工作,周游列国,摄影作品获多份当代摄影杂志刊载,包括记载了享负盛名「季风」系列摄影报道的《生活国际》及《国家地理》杂志。他在香港的年代,正是香港经济起飞、迈向黄金时代的开端。他以彩色照片记录当时街头的热闹景象,相比上世纪四十、五十年代,明显看到香港社会的变化。经济改善,市民的生活质素随之提高,如新春期间旺角街头的年花档,一片热闹,另一张照片则捕捉了著名中餐食肆内的一桌人,食肆的红柱、红枱布及侍应生的红色小凤仙服饰,与悉心打扮的食客相映成趣,画面喜气洋洋,各人的表情、姿态和构图充满戏剧效果,不禁想起小时候与家人去饮喜酒的场面!

从厨师的帽子可知这是著名粤菜食肆翠园酒家,从人物的衣着看来,应是1970年代拍摄。
从厨师的帽子可知这是著名粤菜食肆翠园酒家,从人物的衣着看来,应是1970年代拍摄。


负责策划今次展览的历史遗珍摄影基金会,是于2008年成立的香港非牟利机构,致力发掘亚洲的历史摄影作品, 担当桥梁角色,将被人遗忘的亚洲逝影公诸于世,与同好分享。亚洲协会香港中心今年成立十周年,会址是旧域多利军营军火库,富有历史价值,在这里举办香港历史照片展览,实在很适合。

回顾香港历史并不只是为了怀旧,而是在缅怀之馀,增加对自己生活地方的理解,并对前人表达敬意,心存感激,让自己更加珍惜目前拥有的一切。再看两位女士站在山顶的照片,沧海桑田,数十年弹指之间,昔日伊人今何在?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