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碟前景|主打翻唱经典金曲发烧碟 如何求变成急切课题

2021-09-10 00:00

二〇〇〇年以降,香港唱片业景气渐趋低迷,主流唱片难卖,际此逆境,本属小众、主打翻唱经典金曲、靓声靓录音的HiFi发烧碟,却「异军突起」,销量胜过不少新碟,成为挽救唱片市道的「活命丹」,唱片公司、歌手有见及此,纷纷转型,以求分一杯羹,惟近年所见,HiFi碟声势似有回落迹象,如何求变求存,都成了唱片公司与歌手急切面对的课题。

每年举办的《香港高级视听展》,已成为HiFi发烧碟一期一会的竞争地,奈何去年因疫情严重而被逼取消,今年复办,但销售情况已不如前。

一如去年,早于5、6月期间,已向主力推出HiFi碟的唱片公司,打听他们对今年HiFi碟市况的看法,又会否于《视听展》前推出新碟,结果推出的HiFi碟寥寥可数,情况并不热闹。

莫非HiFi碟市场也饱和了? 

HiFi碟,起初是HiFi发烧友用作高级音响器材试机之用,发展下来,这些主打靓声靓录音、翻唱经典金曲的天碟,愈来愈得到讲求生活品味和追求音响优质效果的发烧友追捧,因而令这本是小众产品,一跃成为具销量保证的主流唱片。

HiFi碟的冒起,确实为过去二十年来不景气的唱片市道带来生机,几许唱片公司均致力开拓HiFi碟市场,不管资深或新晋歌手,都加入分一杯羹,造成热潮,相对主流唱片,靓声天碟销量确实令人振奋。

据环星娱乐董事总经理张国林表示,当年不少大受欢迎的天碟,销量甚至高达二、三万张,有些随后再以不同制式推出,市场同样受落,有些歌手亦因转唱HiFi碟而走红或翻身,可见优质制作实不乏捧场客。

然而近年所见,HiFi碟愈出愈多,有些巧立名目的制作,水准变得参差,令消费者却步。

作为主要消费者的音响发烧友,为了保险,已不敢贸然尝新,只选择有信心的歌手或制作班底,对于其他作品,都会先采取观望态度,参考网上留言或同道意见才会入货,因而令发烧碟市场慢慢出现了隐忧。

时至今日,想不到HiFi碟同样不易为。唱片难做,依然要做,只是策略和投放资源要看得更准。张国林表示,除了把资源投放在有号召力的歌手身上,他们也会发掘新人,试音后觉得是可造之材就会给予机会,不过能否跑出也要讲求声缘,否则实力再好、班底再强,也是徒然,有些头炮未能打响,就未必再有机会,这就是现实的无奈。

那么,怎样才称得上是一张出色的HiFi碟?

曾制作过不少发烧碟的知名HiFi碟监制何钧源表示,外国并没有所谓的HiFi碟,因为他们制作的唱片本身已具备HiFi碟效果,所以也不是录音过程认真些就叫做HiFi碟,因此有说HiFi碟是香港乐坛独有的产品。 

当了十多年HiFi碟监制的何钧源坦言,刚开始时,对于HiFi碟注重人声、少乐器等要求也曾感到迷惘,所以他会多做功课,先询问HiFi发烧友喜欢听甚么,再钻研录音技术、注重编曲及后期Mixing等,力求赋予重绎版本新生命,摆脱给人唱「口水歌」的旧有观感。

面对灌录发烧碟的新旧歌手,何钧源会先了解他们(她们)歌声的特质,尤其是新歌手,会先考虑其音色,再作定位,至于成熟歌手,由于已清楚他们(她们)的歌声,如歌莉雅唱腔清新、石咏莉略带性感的形象与歌声,都成为她们独特的个人特色,所以会继续深挖每位歌手的潜质,让他们(她们)有更淋漓尽致的发挥。

目前的发烧碟市场,看似仍具优势,亦逐渐面临考验。制作上,何钧源寄语监制行家,即使制作主流唱片,也要做出有口碑的作品,这样才能吸引支持者的追随。至于怎样才算是一张出色的HiFi碟,他认为只要「好听」,就是好的作品。

近年发烧碟市场,除了本地歌手,还有来自内地和东南亚地区HiFi歌手的竞争,不管前景如何,张国林表示,再困难,仗还是要打,他仍会继续投放资源在新旧歌手身上,不过在营运策略上,会作多线发展,好像举办演唱会、跟歌手签经理人合约及发展周边产品等,以增加收入,才能保持公司运作。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