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遍全城 AR艺术互动体验

2021-04-08 00:00

因疫情之故,世界各地的艺术馆纷纷尝试以线上形式与公众交流,好像善用扩增实境(AR)、虚拟实境(VR)等科技,开拓世界各地观众的赏艺眼界,探索与观众交流的方式。香港艺术馆亦于疫情下推行了不少线上节目,尝试以另一种形式推广艺术,最近为庆祝「香港艺术馆之友」成立三十周年,便推出《我们的.艺术馆》艺术推广活动,以不同媒介展示香港艺术馆的藏品,让艺术在城市间流转。

香港艺术馆自翻新后,一直致力以更多元的面貌与形式推广艺术,与观众交流,将藏品的展示延展至更宽广的空间。去年疫情之故,香港艺术馆不得不关闭多时,亦造就了机会让艺术馆探索新科技的可能性。通过新媒介的平台(如社交平台、手机应用程式等),观众观看与体验艺术的形式截然不同,这亦成了当下推广艺术的必然方向。

有见及此,适逢今年庆祝成立了三十周年的非牟利机构「香港艺术馆之友」展开《我们的.艺术馆》推广活动,公众可在全港多达四百九十个室内外公共空间欣赏艺术。香港艺术馆之友的主席张锡龄,希望藉着崭新的形式,提高市民对视觉艺术的兴趣,亦一如「香港艺术馆之友」的多年使命。她道:「是次活动不仅让艺术拓展至艺术馆以外,更贴近社区,鼓励大众以别开生面的方式与艺术互动。」

观众可于《我们的.艺术馆》活动期间,于电车站、港铁站,甚或海港城、荷里活广场等地的展示点,观赏香港艺术馆的不同藏品。这些艺术品不但被置放于艺术馆中,如今被展示在城市空间内的广告牌、电子显示屏幕(如铜锣湾崇光百货外的数码展示屏)与交通交汇处,让艺术融入城市与社区生活,也让大众产生兴趣。

为了让大众可在全港多个室内外空间搜寻艺术品的展示点,《我们的.艺术馆》制作了独一无二的手机应用程式,让大众免费下载,公众可更便利地寻找最接近自己的艺术藏品影像位置。除此以外,此手机程式可让大众以扩增实境(AR)的影像形式体验艺术。此活动特意为十件精选的艺术品增添AR的效果,为原来的艺术形式加上引人入胜的互动元素,让观众可于七个购物商场(如沙田中心、荃湾千色汇等)欣赏此十件艺术品影像。

若我们亲身前往香港艺术馆,亦可于此十件作品前,以《我们的.艺术馆》体验AR的影像功能。好像在「现代及香港艺术系列藏品」当中,石家豪的画作《香港环览》展示了多位「香港小姐」模样的大厦,以生动的笔触展示了高楼林立的城市景貌。若以AR功能体验,除了能瞥见「香港小姐」的摆动外,观众更可选取其中之一来合照,增加有趣的互动气氛。同一藏品系列,另一幅由刘国松所画的《动耶?静耶?》亦以AR功能将夕阳换了颜色及移动,让观众体悟画中颜色的渐次变化。

另外,在「中国书画系列藏品」中,吴冠中的水墨作品《东风开过紫藤花》以流动的水墨滑于纸上,亮丽流畅如水。如以AR功能观看,水墨笔触便会配合音乐重新呈现,如舞动般浮动,实属怡人的艺术体验。大众一般未必能想像艺术家的水墨笔触能如何书写于纸上,而此AR的影像功能便将艺术家挥笔的过程重现,以另一种形式勾起观众对观赏艺术的兴趣。

至于同一藏品系列中高奇峰的《霜光马色》、林风眠的《小鸟》、李可染的《浴牛图》,以及「外销艺术系列藏品」中的佚名《贵妇像》,亦制成AR影像功能,让大众能从中了解这些作品的手法与故事。

文:观青 图:何健勇、香港艺术馆之友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