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沿海发现新物种「中华二叉摇蚊」 翼退化不能飞水面滑行

2019-04-14 12:14

中华二叉摇蚊具退化翅却已丧失了飞行能力。网图
中华二叉摇蚊具退化翅却已丧失了飞行能力。网图

国际知名的动物学领域Top期刊《Zoologica Scripta》刊发,确认采集自浙江台州和舟山的「中华二叉摇蚊」为海洋昆虫新物种」。

据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林晓龙博士指出,该物种为摇蚊科的一个新物种,最早由台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齐鑫在2012年首次在舟山群岛的西闪岛上发现,此后多次在台州三门县的海水养殖鱼塘里大量发现该物种。

齐鑫指,这种新发现的海洋昆虫,其形态特徵、运动方式,以及生活环境都与已知的摇蚊科种类差异很大。「它为了适应海洋环境的生活,虽具退化翅,却已丧失了飞行能力,只能在水面进行滑行。」

此外,林晓龙指,中华二叉摇蚊的交配方式也十分有趣,雄成虫能在水面快速滑行,并与其它雄成虫战斗,获得与静止于水面上的雌成虫的交配机会。

基于分子系统学研究,他表示,中华二叉摇蚊为二叉摇蚊属下面的一个新种,隶属于双翅目,摇蚊科。考虑到该物种的祖先幼期生活在淡水,他推测该海生物种的形成可能在1900万至2900万年前,其祖先类群适应了海水的生境,产生出特异性的形态结构以应对恶劣的海洋环境。

齐鑫表示,根据观察浙江沿海发现的中华二叉摇蚊显示,其每年出现在夏初或者早秋,大规模羽化期大约两周。「我们推测它的幼虫能在海水中生活,是理想的海洋水产经济动物(如海水鱼、青蟹等)的开口饵料,我们将对该新物种作进一步研究。」

中华二叉摇蚊具退化翅却已丧失了飞行能力。网图
中华二叉摇蚊具退化翅却已丧失了飞行能力。网图
中华二叉摇蚊只能在水面进行滑行。网图
中华二叉摇蚊只能在水面进行滑行。网图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