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今日】回顾庚子风灾逾200人丧生 天文台:台风旺淡季应保持警惕

2018-11-10 19:00

天文台回顾庚子风灾,提醒市民不论是台风「旺季」或「淡季」,市民都应对风暴威胁保持警惕。
天文台回顾庚子风灾,提醒市民不论是台风「旺季」或「淡季」,市民都应对风暴威胁保持警惕。

风暴「玉兔」本月初逼近香港,天文台一度发出3号强风讯号,成为本港25年来首次在11月发出的3号风球。天文台在facebook专页回顾一次发生于百多年前今日(11月10日),并成史上造成最多严重伤亡之一的「庚子风灾」。当时天文台录得接近飓风风力,同时创下本港历来11月份海平面气压最低纪录,但由于大部分人都不太相信深秋仍会有猛烈的风暴影响香港,结果因为疏于防范,导致超过200人丧生。

天文台在其facebook专页发帖指,香港在深秋较少受热带气旋影响,天文台亦从未在11月发出10号飓风信号。但在数字台风信号系统运作前的1900年11月10日,香港受到台风正面吹袭,天文台总部录得接近飓风风力。风灾导致超过200人丧生,过百艘船沉没,大量房屋和树木被毁,成为史上的「庚子风灾」。

天文台纪录显示,该股台风于当年11月5日在菲律宾以东海面形成。随后两天(7日)已进入南海,并于同月8日及9日逐渐转向北移,靠近广东沿岸。根据当时的天气图及现代再分析资料,台风的环流较大,直径约 800至1000公里。因此,当时马尼拉天文台和香港天文台已就南海出现的台风向公众作出警告。本港方面,台风信号在11月8日开始悬挂,提醒市民有台风迫近,而台风炮于11月9日下午6时15分发出,向公众警告本港将会有烈风。

随着台风逼近香港,本港于11月9日晚上,东北风增强及达烈风程度。当台风眼壁从南面迫近本港,天文台的风力于11月10日早上4时达暴风程度。在早上5时风势最猛烈之时,天文台录得每小时平均风速达每小时113公里。约1小时后,天文台的气压下跌至最低的974.9百帕斯卡,是香港有记录以来11月份海平面气压的最低纪录。

当时,天文台已通知公众有关台风迫近的消息,而恶劣天气亦如预期中出现。但因为「当时大部分公众不相信在这个季节仍会有如此猛烈风暴影响香港,所以他们不太重视相关警告及没有采取应有的预防措施」,结果发生了「庚子风灾」。
天文台提醒,虽然9成影响香港的热带气旋,都在6月至10月期间出现,但不论是台风「旺季」或「淡季」,市民都应对风暴威胁保持警惕。

天文台总部在 1900 年 11 月 9 日及 10 日录得的每小时海平面气压。天文台图片
天文台总部在 1900 年 11 月 9 日及 10 日录得的每小时海平面气压。天文台图片
1900 年 11 月 5 日至 10日的路线图。天文台图片
1900 年 11 月 5 日至 10日的路线图。天文台图片

1900 年 11 月 8 日的天气图。天文台图片
1900 年 11 月 8 日的天气图。天文台图片
当年伦敦画报报道庚子台风在香港所带来的破坏。天文台图片
当年伦敦画报报道庚子台风在香港所带来的破坏。天文台图片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