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研机械臂助中风患者康复速度快4成 料两年后推市面

2018-10-31 13:18

理大生物医学工程学系助理教授胡晓翎(后)、患者邓先生(前左)及许先生(前右)。
理大生物医学工程学系助理教授胡晓翎(后)、患者邓先生(前左)及许先生(前右)。

中风患者出院后缺乏足够的复康服务,使四肢逐渐退化。理大研发轻巧机械臂,协助中风患者出院后,在亲友协助下戴上装置训练。有用家表示,中风后未能使用筷子,训练后已可自行重用,现时更可玩手机游戏。理大团队指,患者使用新产品的康复速度较坊间康复装备快4成,团队预计产品两年后可推出市面,售价约6000至7000元。

理大生物医学工程学系团队,花一年半时间,研发「移动式外神经肌骨系统」,将现有神经电刺激及充气式辅助的技术结合。患者戴上重300克的机械臂后,配合电话应用程式启动装置,只要做出抬起手及手腕向上的动作,装置便会发出电流刺激手臂,并以充气压力协助患者稍为扯高手臂。透过反覆训练,加强患者肌肉强度,踏上复康路。

团队成员、理大生物医学工程学系助理教授胡晓翎表示,神经电刺激及充气式辅助的技术早已应用,但从未结合一起使用,团队克服技术难度,将两样技术同步使用。她指,产品特点为装置轻巧、使用运动服装物料具透气功用,可外出使用,而且充电约1小时便可连续使用4小时。

团队已协助10位病人完成20堂,每堂两小时的复康训练,发现使用新产品较只用充气装置康复的病人,康复进度快4成。71岁的用家许先生3次中风,因为手指不灵活,一度不能使用筷子进食。经训练后,他已可使用小童筷子,又可以玩手机游戏,进一步加强手指灵敏度。

另一名52岁的邓先生则11年前中风,留院4年间亦有物理治疗师定期跟他训练,但「物理治疗师留意到我已能行走,便会赶我出院」,使他未能再接受训练,四肢不便困扰自己生活。经理大产品训练后,现时已可抬起手抓著杯子,较以往有进步。

胡晓翎指,两位患者已完成20堂训练,暂时未能安排他们把产品带回家继续使用,预计产品两年后可推出市场售卖,售价约6000至7000元。香港近年每年约有2.5万宗中风个案,患者须作长期,且重复的复康训练,才可避免退化。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