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胶樽海上漂流30年未分解 环团:你化佢都未化

2018-10-02 09:33

环保团体「绿惜地球」于今年6月至9月期间,在全港13个沙滩举办了14场净滩运动。资料图片
环保团体「绿惜地球」于今年6月至9月期间,在全港13个沙滩举办了14场净滩运动。资料图片

强台风「山竹」吹袭本港过后,导致大量海边垃圾涌上岸,再次唤起社会对塑胶垃圾的关注。有环保团体在今年夏天的净滩活动中,在香港沙滩上检获3000多个垃圾胶樽,当中繁体字类别中,以可口可乐公司的废胶樽数量占最多。环团促政府尽快落实胶樽饮品生産者责任制,并要求各大型品牌带头进行源头减废。

环保团体「绿惜地球」于今年6月至9月期间,在全港13个沙滩举办了14场净滩运动,收集到3235个废胶樽,其中有1404个印有本地繁体字品牌。若按品牌划分,属于可口可乐品牌的胶樽占最多,为23.4%,包括可口可乐、雪碧、飞雪及果粒橙等,其次是维他及Cool清凉水。

「绿惜地球」今年初在东龙岛拾获一个产于1988的、印有韩国汉城(现称首尔)举办奥运标志的可口可乐胶樽,其樽身完好无缺;另外,「绿惜地球」在东平洲拾获1.25升、印有「No Deposit,No Return」(毋须按樽,毋须退樽)字样的雪碧胶樽,相信是来自1978年,属于本港最早期的胶樽。

绿惜地球环境倡议总监朱汉强表示,两个陈年胶樽在海上漂流至少30年,但至今仍未被分解,多年后更随海浪重现人前,「汉城都变做首尔,但胶樽都未变,你化佢都未化。」

他要求政府尽快落实胶樽饮品生産者责任制,特别是全球饮品业龙头公司更应该要负担起企业责任,带头进行源头减废。

可口可乐公司回应表示,公司在今年初重整可持续包装的全球策略,目标在2030年前实现每使用一个包装,协助回收一个樽及罐装产品(不限品牌)作循环再用,也会将投入市场的所有包装尽可能回收及循环再用,寻找新突破使用更多循环再造物料。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