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做坏事?】市民自发清理树木混垃圾增压缩时间机或受损 协会吁要分类

2018-09-21 13:21

废物处理业协会主席谭志华呼吁,热心市民自发清理街道时,宜将树木分开摆放。 资料图片
废物处理业协会主席谭志华呼吁,热心市民自发清理街道时,宜将树木分开摆放。 资料图片

超强台风「山竹」吹袭本港,多区遗留大量垃圾及倒塌树木。香港废物处理业协会主席谭志华表示,有多区热心市民自发清理街道,不过他们将树枝、木碎和家居垃圾混埋一起,直接放入黑色胶袋扔弃,或令转运站的压缩机损坏,延长处理时间,呼吁市民将树木分开摆放。环保署助理署长张妙娴表示,今次台风后垃圾量增加40%,其中9月18日最高峰期达至12,300吨,加重废物转运站负担。

废物处理业协会主席谭志华出席电台节目时表示,现时业界会利用各区废物转运站来压缩垃圾、重新打包,再将垃圾集中运送至堆填区。不过,转运站处理废物效率低,最大问题来自源头,他说,因为很多热心人士及地区议员很落力开路、斩树,切细了的树枝、树干就混合其他家居废物放入垃圾袋弃置,而「树木对压缩机来说是杀手」,直接压缩未经破碎的树木,可能令机器损坏。

谭志华表示,食环处清理垃圾时有既定程序,会将树木分开处理。若市民想帮忙,呼吁「要分类」,在处理倒塌树木时,将树木与其他垃圾分开。他提议,政府将来可教育相关持份者在清理垃圾时,在源头分类。

环保署助理署长张妙娴表示,「山竹」来袭前,署方已经督促承办商加强人手、清空运载废物的货柜等作好准备。惟超强台风实在难料,灾后仍带来大量垃圾。她透露,本港去年的废物转运站,每日平均处理约8,500吨垃圾,今次风灾后,平均垃圾量增加30至40%,其中9月18日是最高峰、有12,300吨,对转运站构成很大压力。

她指出,垃圾运至堆填区前,需在转运站进行压缩程序,但风后的垃圾中混有树枝或碎木,对压缩机运作造成障碍,处理废物时间比平时多50%,树木亦令压缩机损坏,又要复修,拖慢转运站处理废物的效率。

风灾后,有不少热心市民自发清理街道。 资料图片
风灾后,有不少热心市民自发清理街道。 资料图片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