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活跃症小童个案破万宗 港大医学院促港府成立专家小组
2018-09-19 18:12
港大医学院发表研究指,怀疑患有专注力不足及过度活跃症 (ADHD) 的小朋友新增个案,自2012年起持续上升至去年的10438宗,不过儿童接受公营医院医生评估的时间则越来越长,能在半年内接受医生会诊的数字仅过半,较过往比率低。港大医学院关注,若错失小一至小二治疗黄金期,将对病童学业及人际关系影响会越大,认为政府须成立专家小组全面检讨。
小朋友乱跑狂奔,容易被认为百厌顽皮,但可能是先天缺陷造成。患有ADHD的小朋友,天生脑袋前叶发展不足,他们较易分心及冲动。港大医学院研究引述卫生署儿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服务数据,每年新个案转介数字由2012年的8773宗,上升至去年的10438宗,但能在6个月内接受公营医院医生会诊的病童,则由2012年的9成,持续下跌至去年5成半,反映越来越多病童轮候超过半年才获诊断。
香港大学医学院药理及药剂学系系主任黄志基关注情况,他表示,小一及小二为病童治疗黄金阶段,但若轮候至小三才获诊断,而最终确诊,学童成绩及生活已大受影响,「如果你不懂1加1如何计算,你更不明白怎样计3乘3乘3」,而面对朋友仍然十分冲动,若听到逆耳说话,或拳打他人泄愤,严重影响人际社交关系。他建议,港府成立专家小组制定指引,全面检讨诊断、治疗和教育情况,避免治疗延误等。
黄志基补充,小一学期尾是较易察觉学童是否患有ADHD,因为学童已过渡由幼稚园转到小学的适应期,若仍然出现不专心、冲动等行为,便可能是ADHD患者。他指,ADHD病童中,男孩子偏重过度活跃症,女生则较多受专注力不集中影响。
ADHD有集中精神功效,有助学生专心温习,曾被称「聪明药」,今次研究亦发现,2001年每2500名儿童有一个服药,到2015年则每69个儿童有一人服药,比例上升36倍。不过,黄志基不同意香港有滥药情况,他指ADHD药属严格管制药物须医生处方,相信大部份药房均没有兜售。
另外,黄志基推算全港有约百分之7学童患有ADHD,严重病者大约有百分之1人,相信他们均有服药,他称服药者多因为难以控制自己,病情影响生活,但他指并非必须服药才能控制病情,运动亦属治疗一部份。他以美国游泳好手菲比斯也患有ADHD为例,「一日游3至4小时,已没有力气」,故并非每宗个案均须服药。
大专生Thomas六岁确诊患有ADHD,行为治疗不果后服药,他表示服药前容易遇同学争执,一度被人排斥,但服药后有助控制情绪压抑冲动,朋友渐觉改变亦多与他沟通重结友谊。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