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前围村发现明清围墙遗迹 市建局扩大考古范围

2018-06-07 14:45

衙前围村项目发现明清围墙遗迹。
衙前围村项目发现明清围墙遗迹。

市建局就新蒲岗衙前围村项目进行考古评估,发现部分在明朝至清朝兴建的围斗及围墙遗迹,项目需扩大考古范围,让专家就项目的发现及整体文物价值进行评估,年底将会向古迹办提交报告,暂未有保育定案。

重建项目于2007年10月展开,原本预计2023至24年落成,提供约750个单位。但由于在其中11个考古探方中,有2个找到城墙和更楼地基,属明清年代遗址;另一探方亦发现可能是护城河遗址,有需要作进一步研究。市建局强调,考古工程未完,不会开展发展项目,亦不会改动保留3项文物,即门楼、门楼上方的「庆有馀」牌匾、天后庙,和南村的中轴线及其两旁原有结构较为完整8间村屋的承诺,以保留古村的历史氛围。

市建局执行董事马昭智表示,根据与发展商订立的协议,衙前围村项目的建筑工程会在考古工作完成,以及向当局取得地盘的地契后才会展开,合作发展商也清楚需要颇长时间才能完成考古工作。

马昭智被多番问到项目原定2023至24年落成会否因而推迟,他说现在距离有关日子尚有一段时间,并不一定赶不及,但有待今年底完成考古研究,取得更多资料,才能作出决定。他表示,所掘出的古迹现时以沙包保护和帐篷遮盖,由于近日连日下雨,有地下水流进,但不会影响古迹,亦强调不会清拆任何东西。

市区重建局今日公布衙前围村项目的考古影响许估的初步结果,显示在围村的东北角和西南角均发现了不同保存程度的围墙和围斗的石制地基,估计最早建筑时期为明清两代。

马昭智说,2016年考古评估的初步结果,提供了有关衙前围村在明代至清代的资料,市建局亦于同年12月将初步报告呈交予古迹办,为了作出更全面的结论及建议,市建局在深入审视是次考古评估的初步结果后,主动向古迹办申请进一步扩大发掘范围,让考古专家继续发掘,就项目的古物发现及整体文物的价值作进一步全面评估,并就保育方案提出建议,扩大发掘工作由今年初开始,扩大发掘范围后的总而积约390平方米,是2016年的发掘总面积的4倍。

目前,考古评估工作仍在进行中,市建局计画于今年底,向古迹办呈交考古专家团队的考古评估报告,马昭智续表示:现阶段由于考古评估工作尚在进行中,市建局并未就保育方案有任何足案,亦不会在保育方案完成及得到政府部门同意之前,展开任何发展。

衙前围村有600多年历史,是香港市区最后一条围村。市建局于2016年完成收购及迁置补偿,之后在村内做考古。

市建局强调考古工程未完,不会开展发展项目。
市建局强调考古工程未完,不会开展发展项目。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