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公逝世】与香港不解之缘 「心经简林」出自其手

2018-02-06 13:25

饶宗颐2005年曾到心经简林。资料图片
饶宗颐2005年曾到心经简林。资料图片

国学大师饶宗颐今晨一时左右安然逝世,享年101岁。饶宗颐曾在港大及中大任校,他生前在中国文学、艺术有极大成就。
2015年时,饶宗颐教授百岁华诞举办展览,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馆长兼联席主席李焯芬就曾透露,饶宗颐与香港有不解之缘。
李焯芬教授透露,「饶教授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来到香港,香港的自由开放的学术气氛,对他在学术及艺术上的发展提供了很重要的条件。有一次他通过海外学术联系,购买到当时流失海外的重要敦煌学文献,对研究中古时代的中国社会意义深远,因此饶教授说是香港育成了他的学术成就。」
李教授更说到大屿山著名景点「心经简林」木柱上的书法,亦是出自饶教授手笔,「○二年饶教授眼见香港社会受到亚洲金融风暴冲击后,受经济低迷困扰,于是决定赠送自己心经墨宝予香港人,以鼓励人心。」

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馆长兼联席主席李焯芬(中),向饶宗颐介绍心经简林。资料图片
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馆长兼联席主席李焯芬(中),向饶宗颐介绍心经简林。资料图片

●对中国西北风景着迷 同时研究敦煌学
李教授表示,饶宗颐学术研究领域很阔,他精通甲骨文和梵文,又在传统经史研究、考古、哲学、宗教、艺术方面均有重要贡献,「现代社会时兴专注一门学问,但他对古今中外的研究都有涉猎,这是他的特色。」
副馆长邓伟雄亦指,饶宗颐对中国西北风景尤其着迷,「中国北部的地势是石多于山,又因为气候关系,有一种荒凉、坚实的感觉;西北的石块是层叠式的,而正北方的石块是直向式的,随着不同石块结构有所不同,其画法亦随之而变。」他忆述饶宗颐很早前便走访了艺术家很难进入的西北,「以前的敦煌渺无人烟,前往有一定危险,不像现在人来人往。当时饶教授到访敦煌时需要由国家文化部在兰州找来军方车队相随。」
饶宗颐教授同时是研究敦煌学的学者,他的书画都蕴含学术和文学元素,艺术情致绵延,学术博大精深,但两者又如何融合?邓伟雄即举例指,「饶公常说『学艺互益』,是指学术和艺术可互相增益。例如他笔下的荷花、叶枝都是偏向红色的,融会了敦煌壁画的风格,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一个新路向。他曾称『这是他心中的荷花』;又如描绘女娲的时候,会加入上古神话的概念,所以他人评他为一个学者型的画家。」

心经简林。资料图片
心经简林。资料图片
饶宗颐2005年曾到心经简林。资料图片
饶宗颐2005年曾到心经简林。资料图片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