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大学弃学人数趋升 自资院校倡政府增拨资源扩升学选择

2017-05-27 17:41

近年资助大学弃学人数增加,亦有尖子生因未能入读心仪学科萌生次等感觉。港专学院暨香港专业进修学校校长陈卓禧认为,除了反映中学生涯规划教育不足,亦因自资院校与资助院校资源差距大,令学生缺乏真正的升学选择。 陈卓禧在港台节目《香港家书》中指,最近有报道指,八所资助大学的弃学人数,近年正持续地增加,有接受调查学生称,终止学业是因为发现对课程没有兴趣。 他又表示,数年前认识一位经拔尖计划进入本港一所名牌大学的女生,她是当届中学毕业生不到百分之一的尖子。他认为对方各方面表现都很好,但该女生却因没有进入心仪学科,有很重次等学生感觉。 他认为,目前香港的青年学生、高等院校课程和社会需要,存在很大的错配。「有学位、无人读」,「高学历、无工做」,「有工无人做」都是越来越普遍的现象。成因除了中学生涯规划教育不足,香港的中学教育体系,无论是学校类型、课程、评核等,都没有适应青少年的多元能力。高等教育体系,也没有为多元能力的中学毕业生或离校生提供真正的多元选择。 近年发展起来的自资大专院校,有足够的学位、亦有不同的学科可以让学生选择。但因为自资高等教育无论从学费到资源,都不能与资助院校相比,这对学生和家长来说,自资高等教育就不可能是真正的升学选择。 最近候任特首林郑月娥提出的3万元学劵,解决了学费问题,另外要解决基础资源的差别。除了批地和贷款之外,政府一直以来没有为自资院校提供基础建设的资助,造成自资院校与资助院校的巨大差距。 对于外界担心3万元学劵可能因为自资院校大幅加学费而对冲,陈卓禧强调,政府已有措施,对自资院校加学费会有所限制,而自资院校亦同意不会滥加学费。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