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课程推行踏入第7年,选修科退修潮持续,甚至个别类别科目被边缘化,内容繁重的文史学科更首当其冲,据教育局最新数字,近年文学、中史等退修率拾级而上,两者累计两年均高达3成人退修。有校长及教师表示,文史科课程规划失衡,加上社会重理商轻文史,科技教育是大势所趋,学生弃选文科乃常态。
观乎历届退修情况,文史学科以英国文学退修率最高,上学年近4成人退修,退修率排行第三,仅次于伦理与宗教及新兴科目;中国文学科退修亦见严峻,上届累计两年近千人退修,退修人数高达3成,上届退修率更较首届增近一倍;备受关注的中国历史科,累计两年流失近2400人,退修人数近3成。
新高中文史科课程冗长、课时不足等问题一直为人诟病,资深中史老师李维俭指,以中史科为例,以往会考及高考课程层层递进,但新高中课程内容普遍较艰深,「学生需要处理多个朝代更迭、政治兴衰,乃至交通史、思想史等,读来十分吃力,自然望而生畏。」而且「摘星」不易,「要有正反立论,适切引经据典,见解亦要独到,需要时间浸淫。」
就读中文大学历史系一年级的梁文辉是上届文凭试考生,高中有选修中史及文学科,他称不少同学均以短暂记忆应付考试,「文学科要处理的篇章接近30篇,中史课程更为冗长,制度史、政治演变等内容均令人觉得『离地』,同学每次测验、考试都要从头再背,十分费时费力。」退修潮持续,文凭试文史选修科报考人数一直低迷,上学年中国文学科报考人数仅2000人,流失近四分一考生;中史科有6300人报考,人数虽较过往3年轻微回升,惟报考比率仅得一成。
退休校长雷其昌称,学生宁选传统理科是人之常情,「兴趣归兴趣,出路归出路,学生看不到职业前路也是徒然。」
中华传道会刘永生中学校长郑德富则持乐观态度,不忧虑文史成为夕阳科目,他指该校同时鼓励学生「修史」,今届报读中史科学生比率较去年增近一半,可见学生对历史兴趣不减。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