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之倡创科园 研发以港需要优先

2017-02-13 06:55

落马洲河套区将发展成「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港科院院长徐立之认为,河套区将来可成为香港科研重镇,为香港发展新经济的重地,他认为区内研发可以港人需要优先,「希望为香港做到一样嘢,不一定要和应内地需要。」他建议可按本港潜力领域如再工业化、智慧城市、金融科技、食物安全等的创新科研范畴,在河套区内发扬光大。   港科院院长徐立之接受《星岛日报》访问时指出,香港与深圳落实在落马洲河套区共同发展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这项商讨已逾10年,现终将河套区业权落实归香港,可在该区发展更多如工业邨、创新企业。他忆述10年前来香港发展时,正开始讨论河套区,当时正研究做教育大学、高新科研的方向,记忆犹新,他指现确定发展创新科研是合适的方向。   负责开发「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将由香港科技园公司全资的附属公司负责,港方任董事局主席,10名董事港方占4人深方占3人,馀下3人双方提名。徐立之认为,科学园早已建立一套制度,河套区新科技园交科学园去打理是可行做法,而且香港是河套区「业主」,他指,即使日后有内地龙头企业进驻,或成立新研发中心,都是与香港互惠,因香港的大学不少高新科技仍刚起步,未必做到大量组件设计,但内地可做到。   香港科技园已走再工业化路线,身兼科技园董事的徐立之认为,河套区全新科技园也可走再工业化方向,甚至开创突破性技术,「香港科学园就是迷你版,河套区就是珍宝版,即使互相竞争都是好事。」   他认为,河套区也要花一段长时间才可落成,要看看5至10年后香港如何发展,河套区也应跟随时代步伐走,届时或要不断去做研发,而且属于一个长久战略性的地区,毗邻为深圳前海主力经贸发展,落马洲河套区则发展高新科技,互相配合。   徐立之更指,再工业化不等于要照办煮碗科技园的做法,「再工业化不一定是工厂式生产,例如造一条牛仔裤,或可研发出用3D打印机打印条牛仔裤出来做样本。今日技术做不到,将来或可以。」   他形容,智慧城市、金融科技、生物科技、生物医药等,暂时都是香港创科潜力发展领域,「现在刚刚崛起,投资就要愈做愈大,不能一研发完就停低。」他认为,河套新科学园可在上述科研上,再加大投资深入开发,他又举例指,香港食物安全制度、规例都较完善,与世界接轨,香港具优势,不妨在新科学园内加强人力物力及仪器研发食安检验的新技术。   他建议,河套新科学园研发可以香港需要优先,不一定要和应内地而去做,「最重要某种高新科技,可为香港带来新经济,我希望香港新科学园可以做到一样嘢。」   有意见担心河套区将来只便利内地人,是给内地人南移的乐园,徐立之则指,香港要有风气去推动科创,但也不应只限让港人入该区工作,如政府想更多港人到该区工作,必须想得更全面,要提供诱因、免税等措施,他期望下届政府可为河套区发展更全盘仔细研究,须提供更多交通、住屋配套等,才吸引到更多港人工作,「不是人人要发展科研,但创科可提升人民素质,做人才摇篮。」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