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南警打击骗案 半月内拘301人骗款逾3亿 23岁男涉80宗「假冒内地官员」落网

2024-07-03 16:11

警方新界南总区打击骗案半月内拘301人。林思明摄
警方新界南总区打击骗案半月内拘301人。林思明摄

今年1月至5月,全港总共录得超过15,000宗骗案。而当中有约四分之一超过3,600宗发生于新界南总区,涉及的骗款高达港币6.4亿元,骗款数字比去年同期上升25%。而涉及最高骗款额为一宗假冒官员电话骗案,骗款高达港币7900万元。为加强打击诈骗罪行,新界南总区刑事部于6月17日至7月3日,联同总区内其他警区,进行代号为「浅岸」大型打击骗案及洗黑钱罪行的行动。行动中共拘捕301人,涉220宗诈骗案及洗黑钱案,涉及骗款超过3亿7千万元。

警方展示行动中检获的证物。林思明摄
警方展示行动中检获的证物。林思明摄
警方展示行动中检获的证物。林思明摄
警方展示行动中检获的证物。林思明摄
行动中检获伪冒印章。
行动中检获伪冒印章。
警方展示假冒内地官员骗案示意图。
警方展示假冒内地官员骗案示意图。
警方新界南总区刑事总部高级警司方志坚(图右二)、刑事总部警司姚永勤(右三)、防止罪案办公室主任总督察陈咏君(左一)及科技及财富罪案组高级督察郑紫妍简报案情。
警方新界南总区刑事总部高级警司方志坚(图右二)、刑事总部警司姚永勤(右三)、防止罪案办公室主任总督察陈咏君(左一)及科技及财富罪案组高级督察郑紫妍简报案情。

新界南总区刑事总部高级警司方志坚讲述案情时表示,是次行动中,警方以涉嫌「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串谋诈骗」及俗称「洗黑钱」等罪名,拘捕223男78女,年龄介乎18至79岁。他们报称职业包括地盘工人、售货员、侍应及无业等。行动一共侦破220宗案件,骗案类型涉及网上买卖骗案、假冒内地官员骗案、假冒客服骗案、投资求职骗案、网上情缘骗案等。今次行动所侦破案件,涉及总损失金额高达港币3.7亿元,警方成功冻结超过港币300万的骗款。行动中,警方同时检获一部手提电脑、一部打印机、两个伪造印章、49份伪造文件,及15部手提电话等。

警方除拘捕诈骗团伙骨干成员之外,同时亦拘捕不少人士将自己银行户口售卖予诈骗团伙,用作收取骗款之用。这些傀儡银行户口持有人,贪图一千几百金钱利益,不惜将自己个人资料,或自己开纳银行户口的使用权及操控权,悉数售卖予诈骗集团,协助犯罪分子收取骗款,以及清洗各种骗案的犯罪得益。警方会根据香港法例第455章《有组织及严重罪行条例》,以「清洗黑钱」罪名检控傀儡银行户口持有人,一经定罪,最高可判处罚款港币五百万及监禁14年。 

刑事总部警司姚永勤指,警方留意到近期有多宗「假冒内地官员」骗案,受害人不约而同地堕入相同的欺诈陷阱。新界南总区刑事总部因此主动作出深入调查,经过翻查大量闭路电视录影片段及情报收集后,上月28日,拘捕一名「假冒内地官员」诈骗集团的骨干成员。案中受害人被骗去港币33万多元。在拘捕过程中,警方成功检取一些伪造保密协议书,以及相关印章。初步调查显示,23岁被捕男子涉及全港至少80宗「假冒内地官员」骗案,暂时涉及损失金额超过港币1,700万元。
 
案情显示,今年六月,本案受害人先后接获两名假冒内地官员电话,指称受害人涉及内地洗黑钱案件,要求受害人配合调查。其间受害人需要每日定时以通讯软件向假冒的「内地官员」报告行踪,以换取不需到内地协助调查的安排。受害人因为害怕到内地时会被拘捕,所以答应骗徒监视要求。其后,骗徒通知受害人到指定地点等候「特勤人员」。根据指示,受害人稍后时间接触到一名身穿西装男士。他向受害人出示一张伪造的「内地协警工作证」,并且以普通话介绍自己是内地检察院「特勤人员」,指示受害人需要签署「保密协议」,并且拍摄照片作实,声称作成为调查的记录。 在签署「保密协议」过程中,特勤人员甚至准备一些伪冒印章,并盖印于「保密协议」之上。其实骗徒准备种种道具,目的只想令受害人信以为真。
 
数日后骗徒藉词向受害人讲如果不想被捕,可以用转账的形式缴交保证金作资产审查来证明自己清白,并承诺该些款项会在调查完毕时归还。于是受害人就将合共港币33万5千元转帐到骗徒户口。受害人再三回想并怀疑受骗,于是报警。新界南总区刑事部对是宗案件作深入调查,并于「特勤人员」再次约见受害人时将他当场拘捕,被捕人为一名23岁本地男子,职业为电脑程式员。
 
调查发现,被捕人持有超过80张已签署的所谓「保密协议」,而最早的一宗案件是发生于2023年12月。透过「保密协议」上有限资料,警方已成功联络40名受害人作进一步调查。根据调查所得,暂时所涉及骗款超过港币1,700万元。
 
警方呼吁市民,如果曾经与所谓内地「特勤人员」的人签署过类似保密协议,请尽快与新界南总区重案组联络,电话3661 1170;3661 1170。今次值得留意,是本案中骗徒并非一开始便向受害人索取金钱,反而先通过受害人的自我披露及每日汇报的行踪,掌握受害人的背景资料,看准时机,令受害人将金钱交给骗徒。警方再次重申,内地执法机关系绝不会直接联络香港市民要求协助调查。市民不要单凭来电者提供的机构名称、电话号码、传真号码或职员编号等去识别其身份。若果接获有关的可疑来电,必须保持警惕,核实来电者的身份。切勿随意向来电者透露个人资料。

科技及财富罪案组郑紫妍高级督察续称,今次行动亦侦破一宗涉及网上买卖案件。市民在网上购物时,骗徒会假扮卖家,在社交平台或买卖平台贴文或开设专页出售货品,市民会存入货款去骗徒所操控的傀儡银行户口。警方从资金流向分析,货款快则十分钟,慢则一日内,就会被转走去到其他户口。到市民未能收到货物而报案时,较早前存入傀儡银行户口的货款已经无影无踪。
 
警方今年2月接获报案,受害人于网上买卖平台放售一支价值港币6万的名贵红酒。其后骗徒联络受害人,假扮有意购买货物,并且最终达成买卖协议。受害人其后从网上银行亦确认收到买家入数,以为万无一失,因此受害人与一名男子当面交收该支红酒。其后银行职员通知受害人,指早前存入他户口的6万元为空头支票,受害人遇到俗称「弹票党」,于是报警求助。
 
新界南总区刑事总部接手案件后,展开深入调查,及翻查大量闭路电视纪录,成功锁定收货男子身份,并且确认该男子于案发时,曾往银行柜员机存入空头支票,假装过数,再假冒买家同受害人进行交收。 另外,警方亦对「空头支票」户口持有人进行调查,发现户口已经被银行取消,不会有结馀支付款项。但诈骗团伙仍然利用该个失效户口的支票于另外63宗同类型的网上售卖货物骗案中使用,所涉及骗款总共港币230万。

警方在行动中,成功将有关人等一网成擒,以「串谋行骗」拘捕收货男子及其犯罪团伙成员,包括发出「空头支票」户口持有人。警方相信今次行动成功瓦解一个活跃于本地以网购作幌子的诈骗集团。案件中值得留意是受害人之所以上当,往往因为他们只查阅银行的「户口结馀」,而没有仔细看清「可用结馀」。 警方提醒市民,要注意货款反映在「可用结馀」才算是成功收到款项,切勿单凭入数收据作实,遇有怀疑应立即中止交易。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