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业职位多元性 海事人才全球渴求 晋升阶梯清晰 月薪可达10万元

2024-06-25 07:30

香港港口位于亚太地区迅速发展的中心地带,是区内重要的枢纽港之一,在远东贸易航线上占有关键位置。作为中国的南大门,香港港口每天都有大量货物通过海陆两路进出华南地区。目前,每周有超过300班国际货柜航班,连接香港与世界上近500个目的地,是亚洲区内主要的转运港。即使疫情期间,航运业的工作机会亦没有减少,甚至出现「工搵人」抢人才的情况,故航运业工作前景极佳。今日为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于2010年所定的「海员日」,旨在向全球约160万名海员表达谢意,感谢他们对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作出的贡献。让我们趁著这个特别的日子,一起探讨航海业职位的发展前景。

香港作为区内重要的枢纽港,自身人才培训不可或缺,本地学院过往亦培训出不少海运业界翘楚。藉今天6月25日「海员日」,本文访问了两位「前辈级」香港理工大学(简称理大)毕业生,分别是至今已成为海事处助理处长的罗立强先生及香港明华船务有限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林铭锋先生,以及两位理大毕业生及准毕业生,讲解航运业相关工作的晋升阶梯及长远发展机会。

海事处助理处长罗立强(左二)及香港明华船务有限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林铭锋(右二),以及两位近年加入航海相关行业的年轻人Ian(左一)及Bryan(右一),均曾或正在就读香港理工大学物流及航运学系。
海事处助理处长罗立强(左二)及香港明华船务有限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林铭锋(右二),以及两位近年加入航海相关行业的年轻人Ian(左一)及Bryan(右一),均曾或正在就读香港理工大学物流及航运学系。

与友同订职涯大计 成功踏浪 成为明华船务高层
1998年于理大毕业的林铭锋船长(Captain Lam)与罗立强助理处长(Law Sir)是同班同学。他们当年一同修读现为航空、航运及供应链管理(荣誉)工商管理学士组合课程(选修国际航运及物流管理)(简称ISTL)。Captain Lam指出,当初与同学兼战友Law Sir一起订下10年职涯大计,「行船」10年就要「上岸」。「毕业后,我加入了华光海运做远洋船海员,难忘2005年跟Law Sir一起到英国应考远洋船长试,一起『肥佬』,一起重考,然后一起合格!后来,我于2007年升任远洋船船长,10年计划所定的目标已超额完成,最终决定在商业机构打拼。我按计划于2008年上岸从事船舶管理工作,2012年升任航运公司董事副总裁。2021年加入香港明华船务有限公司,负责监督和指导公司的运营、战略发展和业务执行。」Captain Lam忆述考获远洋船船长资格,有助他后来岸上事业发展,由起初管理约20多艘远洋船,至现时管理超过百多艘远洋船。

Captain Lam解说,远洋航海需具备专业的航海知识及考取专业资格。「岸上工作如海事法律及仲裁、船舶管理、船舶融资、海事保险、船务经纪等,对具海上经验的人才需求殷切。而且每一项都很专业,如一般律师并不可直接从事海事法律及仲裁工作,要熟悉海事法及与海事相关的国际贸易或商业法;一般保险从业员也不可以做海事保险工作,需要有与法律相关或海事保险实务的训练等。而拥有远洋船专业资格的海员,更是海运公司争相聘请的对象,永远都是『工搵人』,求才若渴。」

Captain Lam建议想入行的年轻人,要有规划地构建职涯大计,不断进修及挑战自己,便可以朝著清晰的晋升阶梯发展事业。「现今90%的货运仍要依靠船运,所以航运业是永不会式微的。即使疫情期间,世界对航运服务的需求亦是有增无减。香港航运业从业员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海员,因船公司可以从不同国家招聘不同种族但拥有相同资格的人士,所以我们只要保持国际视野及具有团队精神,懂得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合作,透过持续学习去自我提升,在这个行业便会有不错的发展。」Captain Lam预计未来航运业将会随著数码化及科技发展迎来改革。现职海事人士应抓紧机会,在这方面持续进修,参与相关会议、研讨会和培训活动,持续提升专业技能。他亦呼吁年青人可加入不同的专业协会和组织,如Institute of Marine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IMarEST)、国际航海学会(Nautical Institute)和香港海运学会等,认识从事不同海事服务的人,从中或可遇到有经验的导师或专业人士分享自身的经验和知识以及指导和支持,为其职业发展提供宝贵建议。

香港明华船务有限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林铭锋(Captain Lam)建议想入行的年轻人要有规划地构建职涯大计,朝着航运业清晰的晋升阶梯逐步向上爬。
香港明华船务有限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林铭锋(Captain Lam)建议想入行的年轻人要有规划地构建职涯大计,朝着航运业清晰的晋升阶梯逐步向上爬。

航海梦从小植根 终摘星 成为海事处助理处长
Captain Lam的多年好友Law Sir,儿时因舅父的影响爱上了海事行业。「中学时曾到舅父的船厂帮手修理小船,读中七时已考到本地游乐船船长的资格。」Law Sir在回忆航海的日子时,眼里闪耀梦想的星星。「记得在第一学年的暑期到上海海事大学接受船上实习和培训,当时跟Captain Lam『同房』而成为好朋友,还一起爱上航海生活,立志以此为职涯志向。毕业后我想加入海事处工作,当年的入职要求是要在取得远洋船长资格后,取得相当于船上高级管理人员的经验。」Law Sir毕业后由教授引荐加入东方海外货柜航运(国际)有限公司(OOCL)成为甲板实习生,展开了航海的历程。「我和太太(现职理大物流及航运学系讲师)也是在OOCL总部工作时结缘。后来,考取了船长资格,并累积了一年多的大副资历,至第二个小朋友出世,我便决定『上岸』继续我毕业时的志向,于2008年年底加入海事处成为海事主任。」Law Sir在海事处曾担任不同岗位以累积公务管理经验,包括船只交通组、牌照及关务组及海港巡逻组等。

Law Sir指出,因海事处两个专业职系(即海事主任和验船主任职系)和航运业一样长期面对人手短缺,他在2017-18年间参与了处方职系架构检讨的工作,包括开设新的助理职级、修订海事主任和验船主任职级的入职条件和薪级。「改革后,以海事主任职级为例,入职成为助理海事主任不需要取得远洋船船长牌,亦不需要拥有船上高级管理人员的经验。当时我有份参与草拟助理海事主任培训计划,此改革纾缓了这两个专业职系退休潮的影响,为部门带来新动力。」因前景吸引,海事处近几年已成功吸纳很多新血。而Law Sir于2018年调任到前运输及房屋局(现为运输及物流局)的港口发展组及人力资源分组,工作范畴跃至另一层次。「加入前运输及房屋局的三年间,我主要负责海运人力资源及参与制订港口政策。最深刻是疫情期间要维持供港货物安排,又要防疫,在应变措施下开辟从水路进口新鲜食品的新途径,另外还要安排为港口运作相关的特定群组做强制检测。2023年疫情第五波缓和后我返回海事处,负责香港的港口规划工作,参与海上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等新挑战。我十分乐在其中。」

访问前一天,Law Sir刚完成香港大学运输政策与规划硕士课程的考试,工作上亦不断迎来新挑战。面对复杂多变的大环境,需要紧随不时变化的形势「摸著石头过河」。他回想在航海生涯当中,学懂了团队合作,加入海事处后学懂运用「换位思考法」与不同业务、国籍和职位的人协作,推展不同项目。「回想当年第一次航行值班,控操大货柜船的心惊胆颤仍历历在目,庆幸我在航海职涯的推进及引领下,成就了今天的我。」

海事处助理处长罗立强透露,工作至今仍不断出现新挑战,需要「摸着石头过河」,是航运业生动有趣之处。
海事处助理处长罗立强透露,工作至今仍不断出现新挑战,需要「摸着石头过河」,是航运业生动有趣之处。

商科生成「助理海事主任」 进修天文地理 专研港口事务
助理海事主任要负责海事处助理专业层面的工作,包括监控和规管港口、船舶事务、本地船只、公众货物装卸区和客运码头,并协调区内搜救行动;管理政府船队运作和海事分处;策划港口发展工作;协助培训海事处人员;应对海上污染;以及提供海港系泊服务和海图制作服务等。刚加入海事处成为助理海事主任的陈汉衡(Ian)于中学毕业后,相信香港海运业前景理想而选读理大ISTL,并于2018年毕业。

「选科前曾与家人商量,上一辈总觉得一方面『行船跑马三分险』,怕我出海会有风险,另一方面要离乡背井。其实随著时代及科技进步,现代航海业已十分安全和专业,船上亦提供网络供船员与家人联系。在累积航海经验并考获相关牌照后,还可以选择加入海事处或在其他岸上的专业海运服务业发展。」因Ian在中学时修读商科,但在大学课程中要接触天文、地理及物理科,花了很大努力才追得上进度。「后来有机会在『育鲲』轮实习计划中实践运用海图,将课堂中学到的技能一一应用到真正海员工作上,所得的成功感及满足感难以言喻!」

Ian最难忘的是在课程中学懂使用摩斯密码,以及在实习时克服了对晕船的恐惧。「在船上,实习生每天都会被派遣不同的任务,全都需要以团队形式合作完成,藉此帮助我们调整心态去面对将来可能要应付的工作模式。」Ian在2017年参与了海事处暑期实习计划,接触的职务与助理海事主任或助理验船主任工作性质相近,并被派到海事处不同组别工作以汲取经验。「完成实习后,我发现自己对岸上工作兴趣较大,尤其是港口监察等工作,于是在『上岸』后选择加入晋升阶梯清晰的海事处,未来希望透过自身经验介绍更多理大的学弟学妹加入,齐为香港海事行业出一分力。」

刚加入海事处成为助理海事主任的Ian一度担心体质易晕船而无法入行,幸好在「育鲲」轮实习计划期间适应了海上工作环境,可放心逐梦。
刚加入海事处成为助理海事主任的Ian一度担心体质易晕船而无法入行,幸好在「育鲲」轮实习计划期间适应了海上工作环境,可放心逐梦。

经历「育鲲」轮航海训练 理大生 立志向梦想启航
现时就读理大ISTL最后一个学年的学生陈浩谦(Bryan),中学时期曾与家人一同参与「香港海运周」的活动,从资深海运从业员的分享中得知海运职业的发展机会,以及本地船舶业在国际航运业的角色及贡献,于是决定报读理大的相关课程。据知,Bryan因DSE成绩优异,先成功获得政府「海运及空运人才基金」下的「香港航海及海运奖学金计划—海运奖学金」,及后改为申请同一计划下旨在资助决心加入航海事业的学生的「航海奖学金」(名额只得5个),毕业后须在远洋轮上工作至少12个月。「航海奖学金只供有志投身远洋航海事业的学生申请。我在去年参加由香港海员工会与大连海事大学合作推展的『育鲲』轮实习计划后,爱上了远洋航海,因此订立了更清晰的人生目标,决定成为海员。」Bryan认为,能获得政府资助4年大学学费实在很难得,庆幸家人支持他的决定,让他向梦想启航。

「育鲲」轮实习计划获「海运及空运人才培训基金」赞助,对象是修读海事相关课程并有兴趣从事远洋航海(包括甲板部和轮机部)的香港大专生。「由香港前往大连,在远洋训练船『育鲲』轮上接受为期11天航海训练,真是获益良多!除了通过课堂学习航海相关知识外,我们与大连海事大学学生亦有混合编组实习,依照国际船舶航行值班通行惯例进行船舶作业值班实习。另外亦会与经验丰富的现职海员一同工作,获得课本外的实质应用技巧。」

Bryan指出,入读首两年正值疫情期间,无法到内地或海外进行交流或实习。去年终于有机会参与实习计划实践所学航海技巧,亦有机会参加前往新加坡的考察团,了解船务公司的运作实况,对航海行业的发展与机遇加深了认识。「实习期间,幸有理大的教授为我们一直引路,令我更肯定将来会投身航海业,以成为远洋船船长为职涯目标。」

ISTL第四学年学生Bryan坦言「海运及空运人才基金」旗下的「香港航海及海运奖学金计划」是支持他追梦的强大后盾。
ISTL第四学年学生Bryan坦言「海运及空运人才基金」旗下的「香港航海及海运奖学金计划」是支持他追梦的强大后盾。
Ian和Bryan两位都曾在世界先进的远洋教学实习船「育鲲」轮上实习,一致表示实习后更坚定理想要投身航海行业。
Ian和Bryan两位都曾在世界先进的远洋教学实习船「育鲲」轮上实习,一致表示实习后更坚定理想要投身航海行业。

毕业生投身远洋航海 海运及空运人才培训基金设多项计划支援
逐步晋升成为船长 月薪可达10万元

要成为甲板部高级船员,必须先完成认可的海事课程和指定的出海前训练,然后在远洋船上当甲板部实习生,接受在职培训。在取得最短12个月至最长24个月的航海经验后(视乎所修读由海事处认可的海事课程),便可报考远洋轮三级(甲板高级船员)适任证书考试。考试合格后便有资格在船上担任三副或二副的职务。其后的二级和一级适任证书考试分别需要1年和2年的航海经验。考获一级适任证书便有资格担任船长。持有远洋航海资历亦可以加入海事处担任不同职位。(见下图)

海运及空运人才培训基金于2014年4月1日开始运作,旨在逐步建立一个有活力、多元化和具竞争力的专业及技术人才库,支持香港于两个产业的长远发展。以下是基金其中一些与航海相关的计划:
航海训练奖励计划
香港航海及海运奖学金计划
海运和航空业实习计划 – 海运业
专业培训课程及考试费用发还计划–海运业

当中,「香港航海及海运奖学金计划」颁授奖学金予获选的香港理工大学航空、航运及供应链管理(荣誉)工商管理学士组合课程(选修国际航运及物流管理)的学生。此计划分为两部分:

(甲)「航海奖学金」︰鼓励学生投身远洋航海事业
(乙)「海运奖学金」︰吸引在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取得良好成绩的学生报读

有关各项计划的详情,可参考基金网页
www.matf.gov.hk

(资料由香港海运港口局提供)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