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郭志坚|长短脚的正确治疗

2024-06-19 07:00

香港浸会大学学者研发的便携式步态分析器(背件),可快速诊断长短脚等问题。浸大图片
香港浸会大学学者研发的便携式步态分析器(背件),可快速诊断长短脚等问题。浸大图片

最近两期讨论过长短脚的问题,如何正确的治疗,首先临床上要找出长短脚的真正原因。「外观上」即「功能上」的长短脚,须矫正基本的病因如姿势上,肌力上等问题才能见效,不是单加鞋垫,例如上期提过,反覆受伤而形成的膝部变形不对称(例如X型腿)、足踝常常拗柴形成足部扁平足(足弓塌陷,足外翻)的左右不对称结构异常等,骨盆倾斜是因为髋部、腰椎和骨盆肌力不平衡?或是因脊椎侧弯?或是只因为了美态而把身体侧向一方?简单也可以因为下肢一侧的关节疼痛,避免承重而造成长短脚。

找出原因而针对性的矫正人体姿势,治疗包含治愈痛患、姿势调整、肌肉靱带伸展、肌力训练及短期性足内鞋垫等来改善症状。以足踝外翻问题举例解说,可能治疗时,要把足踝外侧韧带拉松,甚至冲击波治疗,再强化内侧小腿和脚部肌力以改善扁平足,八字脚等功能上的病因,足部不翻不扁,小腿自然向上提升,「外观上」的长短便解决。如果成因是长期站立而习惯左脚在地,右脚放松,因此形成左髋外侧肌肉不力,令右盘骨下堕,形成外观上的长短,自然要强化左髋外侧肌,同时找出惯性侧左站的原因而改变这个姿势习惯。不宜过早腿部延长手术来拉长短腿,以免把正常的长度,变成真正的结构性「长短脚」。

「结构性」长短脚若差距在2公分以内者,若有不适,可采用鞋内垫、加高鞋跟或鞋底等,再加针对性的非手术方法来改善;若超过2公分以上,除了找出病因外,也可能要手术治疗。

儿童的结构性「长短腿」,更应找出相关原因和治疗,定期检测,可能会随着年纪增长而改变甚至减少,如果腿长差距超过2公分且骨骼尚未成熟的儿童,可使用鞋垫矫正同时治疗,追踪身高及肢体长度,若腿长不等情形加重,更应找儿童骨科医生跟进是否需要相关手术的治疗,或者选用更合适的治疗方式。郭志坚

-----

由即日起至6月20日,只要参加「市民对特区政府满意度调查」问卷,即有机会赢取Panasonic护发风筒、Casetify充电器、大家乐$50餐饮券等丰富礼品。即点击 https://bit.ly/4csd4qL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