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郭志坚|长短脚随时引发关节炎

2024-06-05 07:00

长短脚或会引起膝关节退化和脊柱侧弯。
长短脚或会引起膝关节退化和脊柱侧弯。

近期很多港人外游,日行千里万步,行多了腰酸背痛又脚痛,便觉得自己有长短脚,自我加鞋垫,而市面鞋垫讨论问题普及,亦令许多家长担心家中小朋友的双脚长度是否不等长?是否需要鞋垫矫正和积极治疗?

正常人站立时,如果两腿长度相同,骨盆自然是水平线上,脊椎从后面看是一条垂直线(不是从侧面看),两条线都不会前后左右上下偏向,行走时,下肢与躯干能维持动态平衡,保持骨盆在水平线上,前后上下摇晃波动都是左右平均平衡和轻微,不会有偏侧一方的姿态,身体可平顺前进。若两腿不等长时,行走时即会出现很明显的骨盆偏侧晃动,外观上的不平衡会招来别人的注目,而身体自己也因左右肌肉用力的不平均,亦因运用许多代偿肌肉而消耗更多能量来令自己行路平衡,通常比平常人更容易疲累,临床上可以称为「长短脚」,可分为「外观上」的长短脚,即「功能性」长短脚,「结构上」的长短脚,治疗方案各有不同,不是一样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健康成人每日步数约在3,000至10,000步以上,每行一步,脚掌承受的重量是你身体重量的3至5倍,长短脚令身体侧倾,自然令一边承受更多的负重压力,因此长短脚在不平均的负重之下,直接或间接对于人体造成影响。很多研究发现,长短脚令站姿平衡能力降低、髋关节的力量传递系统异常、负重运动如跑步更易产生伤害造成下腰疼痛、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关节炎,甚至压力性骨折,小童更受发育不良问题影响。

所以笔者建议不论大人小朋友,成长期的孩童不论有否痛楚,成年期的结构性或功能性长短脚亦可能伴随疼痛,如果左右脚实际差异大于2公分以上,便考虑「长短脚」,「长短腿」若未适当诊治,不止会造成外观不平衡,可能会进而影响其他结构,使脊椎和下肢关节更早出现退化性关节炎变化,应审慎评估,不可轻视。郭志坚

-----

《星岛申诉王》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https://bit.ly/3uJ3yyF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