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才骗局」帖文频现小红书 或有不法中介要求买债 业界提醒:计划不涉投资成份 

2024-06-13 06:00

「专才骗局」帖文频现小红书 或有不法中介要求买债 业界提醒:计划不涉投资成份 
「专才骗局」帖文频现小红书 或有不法中介要求买债 业界提醒:计划不涉投资成份 

本港专才计划要求不高,而且无配额限制,成为很多内地人来港的首选方案之一,但近日社交平台小红书上却出现不少关于「专才骗局」的帖文,当中提到一些「认购债券送香港身份」的建议。有业内人士就向《星岛头条》指出,有不法中介透过要求「专才」认购将要入职的香港公司债券,甚至成为公司股东「困绑式卖香港身份」。但他又提醒,「专才计划」不涉及任何投资成份,「纯打工出粮,坐够7年拎身份」。

小红书上却出现不少关于「专才骗局」的帖文。
小红书上却出现不少关于「专才骗局」的帖文。
小红书上却出现不少关于「专才骗局」的帖文。
小红书上却出现不少关于「专才骗局」的帖文。
有业内人士就向《星岛头条》指出,有不法中介透过要求「专才」认购将要入职的香港公司债券,甚至成为公司股东「困绑式卖香港身份」。
有业内人士就向《星岛头条》指出,有不法中介透过要求「专才」认购将要入职的香港公司债券,甚至成为公司股东「困绑式卖香港身份」。
「专才计划」不涉及任何投资成份,「纯打工出粮,坐够7年拎身份」。
「专才计划」不涉及任何投资成份,「纯打工出粮,坐够7年拎身份」。
有帖文指出,造假处罚严重。
有帖文指出,造假处罚严重。

提防要入股或「弄个空壳创业」

根据香港入境处去年1月至11月数据显示,专才计划获批率高达89%,惟在申请过程中仍要留意不少中伏位。近日在小红书上,有文章指透过「购买上市公司债券,保本保息,每年还有分红,7年后可以赎回债券,既是投资又送身份」的说法,并指好的上市公司不会这样操作,除非是财务出现问题,而且「身份和投资是两件事情,小心钱和身份都没了」。

其次,要提防入股某公司当股东,除非是入股朋友的公司,否则「小心只拿了首次的身份,之后钱和身份都没了」;第三,不可相信「弄个空壳公司去创业」,必须是实体经营和产生利润,否则长远续签都是问题。

专才计划只是「纯打工出粮」

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的确有不法的中介公司会要求申请人透过购买上市公司债,甚至入股某公司当股东,以获得「专才计划」的工作签证。不过,他重申「专才计划」只是「纯打工出粮,坐够7年拎身份」,惟他不排除有不稳健的中小企,会希望透过「专才计划」变成生财工具,透过入股注资,将「专才」困绑在公司7年,又有劳动力、又有资金。

小红书的文章亦提到,当然透过正常途径签订雇佣合约是最正常及安心的方式,但雇主的身份同样需要留意,因为香港入境处在审核申请时,也会同时考察香港雇主的条件;若雇主公司无实际营运、规模小、营利收益少或者属于传统行业,都会影响成功率;另外雇主公司必须要有本地员工,专才员工数量亦有限制,一般参考公司缴纳强积金的人数。

职位需不易觅得本地人担任

事实上,根据入境处资料显示,具备香港特区所需而又缺乏的特别技能、知识或经验的内地居民,可以透过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俗称专才计划)申请来港工作,而且计划并无配额限制,亦不限行业。

其实「专才计划」纯粹是内地人申请来港工作的签证配对,只要申请人已知确实有该职位空缺,并且申请人已确实获得聘用,而从事工作与其学历或工作经验有关,并且不能轻易觅得本地人担任,即可透过「专才计划」来港工作。

海外中国公民也可申请计划

不过,申请者亦需有以下要求,包括没有任何已知的严重犯罪记录;在香港获得学士学位或更高资历的非本地学生,或获得本港大学大湾区校园学士学位或更高资历的人士,可根据非本地毕业生留港、来港工作;而在特殊情况下,具备良好的技术资格、经证明的专业能力及备有文件证明的有关经验和成就,亦可予接受。

至于持有中国护照而居于海外的中国公民,如符合资格亦可申请来港就业,即申请人已在海外拥有永久性居民身份;或申请人在紧接申请前已在海外居住不少于一年(即中国内地、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及台湾以外的国家或地区),而且申请是从海外递交。

另外,申请者亦可携同其配偶及18岁以下未婚的受养子女来港。

---

由即日起至6月20日,只要参加「市民对特区政府满意度调查」问卷,即有机会赢取Panasonic护发风筒、Casetify充电器、大家乐$50餐饮券等丰富礼品。即点击 https://bit.ly/4csd4qL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