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桂思死因研讯|两专家同意邓因未获处方抗病毒药致乙肝复发可能性大

2024-04-22 18:30

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教授黄丽虹同意,邓桂思因未获处方抗病毒药物导致乙肝复发的可能性大。廖凯霖摄
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教授黄丽虹同意,邓桂思因未获处方抗病毒药物导致乙肝复发的可能性大。廖凯霖摄

女病人邓桂思疑因医生开漏药致急性肝衰竭,两度换肝后亡,死因研讯今续。肝科与肾科专家证人均同意,邓桂思很有可能因未获处方抗病毒药而导致乙肝复发;肝科专家亦推测邓的乙肝病毒量基线高,令其病发时间相对较早,而研究显示,无论处方高剂量类固醇的时间长或短,都应一并处方抗病毒药预防乙肝复发。

邓桂思在2017年1月20日被处方服用40毫克类固醇,至2月17日覆诊后在翌日开始减剂35毫克,并每2星期逐步减剂量5毫克。医管局中央肾科委员会主席雷声亮以肾科专家证人作供,雷认为两名医生的治疗方案无误,惟连续服用4周20毫克以上类固醇属于高剂量,医生应处方抗病毒药予乙肝带菌者邓桂思。雷声亮同意,邓很有可能因未获处方抗病毒药而引致乙肝复发,最终导致肝衰竭。

雷声亮续指,纪录显示,林治昆医生已向死者解释服用类固醇的利弊,而邓同意疗程;雷亦指,医管局于2017年对于可处方抗病毒药的列表中,肾科医生未有在列表上,而若有处方的需要,医生可与在列表中的肝科医生商量。雷亦认为两涉案医生有丰富经验,应有足够专业知识处方药物。

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教授黄丽虹作为肝脏科专家作供。黄丽虹自邓桂思一事后,曾就处方类固醇的剂量及时间对乙肝带菌者乙肝复发的风险作研究;而根据邓桂思服用类固醇剂量的情况,黄推断若依此情况连续服用类固醇10星期,预计乙肝复发机率约有1.5%,属中度风险情况。

黄认同服用类固醇会抑制身体免疫系统,增加乙肝病毒复制,而病发的时间需视乎病人的免疫系统及原本的乙肝病毒量有多少,若病毒量基线高则有可能在数星期内复发。黄丽虹估计,邓桂思减剂类固醇至每日25毫克时,即于3月中免疫系统开始重组。黄揣测有机会是因邓的乙肝病毒基线高,病毒复制量快,引致其免疫系统重组及病发时间相对较早;惟现时无法得知邓的乙肝病毒量基线。

对于邓桂思乙肝复发的原因,黄丽虹同意因资料有限而不能肯定与服用中药是否有关,但亦不会排除此可能性,又同意邓患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机率较低,又指未获处方抗病毒药「肯定系乙肝发作主要成因」。死者长女胡尚佑向黄提问,会否知道为何检验血液中中药成份的毒理化验最终会被取消;黄猜测可能当时化验室认为病人肝炎成因明显,「临床无需要」而取消的机会较大。

黄丽虹指出,医管局于2017年后的指引指若处方类固醇的时间短,则处方高剂量「都唔惊」;而她的团队于2019年所发表的研究正正发现,处方类固醇时,剂量比起时间更重要,即使时间短,高剂量的类固醇亦会增加慢性乙肝复发风险,「就算(处方)7日内都应该考虑(处方抗病毒药)」。黄亦回应陪审员提问指,在案发的2017年时,相信大部分医生都会替乙肝带菌者,同时处方高剂量类固醇及抗病毒药,又称「你可以话系common sense,但唔系白纸黑字写明。」

死者邓桂思,于2017年8月26日在玛丽医院被证实死亡,终年44岁。案件在死因裁判官周慧珠席前处理,设有5名陪审员陪同审理,死者大女儿到庭听审,有利害关系方为医管局及两名涉案医生林治昆、陈小剑。

案件编号:CCDI-808/2017(SH)

法庭记者:廖凯霖

---

《星岛申诉王》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