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杂志|雇无人机测渗漏 挡水板家居保生意急增 风季杀到全方位防水

2024-06-04 08:00

天文台罕见于5月发出3号风球,正式宣告今年台风季提前降临。
天文台罕见于5月发出3号风球,正式宣告今年台风季提前降临。

天文台罕见于5月发出3号风球,正式宣告今年台风季节提前到来。面对强台风及极端天气的暴雨威胁,商场及物管公司近月纷纷加强预防水浸的措施,有售卖挡水板的公司近日接获30多个查询,亦有利用无人机侦测外墙渗漏的工程公司及防水工程公司录得生意增长。有大型保险公司指,市民危机意识逐渐加强,近年家居意外投保额持续每年出现双位数字增长,保险业亦提醒中小企购买财物保险等加强保障,做足准备迎接恶劣天气来临。

极端天气渐成常态,天文台分别于上月4日及21日发出红色暴雨警告,曾于前者录得每小时最高雨量达145.5毫米,当日将军澳因受「特大暴雨」影响成重灾区,环保大道有停车场出现过百辆私家车淹浸于黄泥水的壮观场面,敲响暴雨来袭的警号,及后在21日亦曾预告可能发出「黑雨」警告。天文台早前已预测今年约有5至8个热带气旋袭港,风季介乎6至10月,惟11至12月仍可能「打风」;上月底天文台已发出3号风球,更凸显极端天气的变幻莫测。

上月4日天文台发出首个「红雨」,并录得「特大暴雨」雨势,当日总雨量图「一片红海」。
上月4日天文台发出首个「红雨」,并录得「特大暴雨」雨势,当日总雨量图「一片红海」。
上月4日将军澳出现过百辆私家车于露天停车场,遭黄泥水淹浸壮观场面。
上月4日将军澳出现过百辆私家车于露天停车场,遭黄泥水淹浸壮观场面。

去年9月的「世纪黑雨」,水淹黄大仙港铁站及黄大仙中心的画面深印港人脑海,预防水浸成为商场、商厦及港铁等的头号大事。早前港铁公布于26个较高水浸风险的车站,合共42个出入口安装水浸感应器,并将于连接黄大仙中心的黄大仙站B3出口安装自动防洪板,严阵以待。售卖挡水板及沙包等防灾设施的和丰行,近日接获不少查询及定单,该公司张姓营销经理指,今年引入内地生产的「扇形塑胶挡水板」,暂接10宗生意,「每次订8至10个」,客户包括慈善团体及政府部门。

日研发防汛板轻便易安装

张称,扇形塑胶挡水板每个售价数百元,若每次要放置8至10个,费用不菲。相比下,每个售价50元的沙包始终「最好卖」,早前便有启德区的大型地盘订购过千个沙包,亦有医院订购300个,大型商场亦动辄订购100至200个。他又指,配合4月「走塑令」,商场禁派雨伞胶袋,近月不少商场订购雨伞除水器,工作应接不暇。

有物料公司指,沙包售价廉宜「最好卖」,仍是市面防水浸首选。
有物料公司指,沙包售价廉宜「最好卖」,仍是市面防水浸首选。
有贸易公司指,「走塑令」下禁派雨伞胶袋,令雨伞除水器热卖。
有贸易公司指,「走塑令」下禁派雨伞胶袋,令雨伞除水器热卖。

不过,有物管人员指,沙包虽便宜但会漏水,沾水后重量倍增难于搬运,更不宜摆放于电机房等重要设施;至于挡水板或防水闸亦有平有贵,物管公司按经费购买,一般会于重要设施布置性能较好的设备。建筑物料公司集宝建业创办人黄志明指,近年极端天气下,大暴雨的最大特色是雨势来得急及密,于短时间内造成水浸,物管人员需在暴雨出现后的极短时间内放置防水设施。黄近年引入由日本厂商研发、采用轻便物料「聚碳酸酯」制成的防汛板,现时每幅售价过万元,他指价钱偏贵但优点在于轻便,可于短时间内安装,近月查询较去年同期增加30%,生意亦录得20%增长,有医院及大型商场每次落单订购20至30个。

于内地研发及生产防水闸的惠盈发展有限公司,其负责人唐泽霖指,近日接获近30个查询,每组防水闸售2万至3万元,其公司另有生产可安装于外墙、以保护排气口及窗户的电动防水罩,并正研发可遥距控制开关的电动防水闸,以应对预期频密出现的暴雨。新纪元清洁有限公司年前亦引入俗称「吸水宝」的吸水包,负责人甄小姐指,近日有关「吸水宝」的查询及定单均有增加,客户包括物管公司及商场;吸水宝于英国制造,「吸水」前仅6毫米厚,易于收藏,能于短时间大量吸水,并可叠放防漏,由于属一次性使用,去年黑雨后物管公司陆续「补货」,亦有其他商场买来「看门口」。

暴雨亦引发外墙渗水问题,研发AI(人工智能)验楼科技、利用无人机检测外墙的本港初创公司RaSpect,其创办人辛子隽坦言,去年黑雨发生后,已持续收到商厦及物管公司的查询,希望于今年雨季前侦测外墙是否出现裂缝,以便尽早安排维修,近月接获的查询及生意亦增加10%。

有利用无人机侦测外墙渗漏的工程公司,近月忙于出动侦测。
有利用无人机侦测外墙渗漏的工程公司,近月忙于出动侦测。

防水工程公司负责人Jacky称,港人早已知悉台风暴雨的威胁,只是习惯「最后关头」才处理,近月生意上升15%,主要是外墙防水及天花防漏工程,「预期今年挂第1个风球后,生意会再上升。」阳光铝窗董事林卓谦亦指,今年录得有关铝窗维修的查询及生意增长近20%,大部分是家居客,其馀属商场和商厦,亦有酒店及学校的工程,主要涉及铝窗漏水,与胶边等组件老化有关,而每次「打风」都接获数十个求助电话。林特别提醒市民,台风下要关好窗,否则强风随时扯甩铝窗,引致严重意外。

铝窗公司负责人提醒市民,「打风」应关好窗,以免窗户遭强风扯脱堕楼。
铝窗公司负责人提醒市民,「打风」应关好窗,以免窗户遭强风扯脱堕楼。

苏拉袭港前 买家居保飙14倍

去年8至9月,本港先后遭受超强台风「苏拉」及黑色暴雨洗礼,分别造成3.6亿元及15.4亿元的保险索偿额。苏黎世保险(香港)首席核保总监侯伯谦指,其实自早年台风「天鸽」及「山竹」袭港后,市民安全意识已普遍提高,会主动购买家居保险加强保障。他续称,近年其公司每年录得家居保险保单达双位数字增长,反映市民的危机感提高,而且近年大雨来得急,夹杂强风,造成更大破坏力,建议市民于暴风雨前购买家居保险。

虚拟保险公司OneDegree发言人亦指,台风最常带来的损失是吹毁窗户玻璃导致雨水入屋后,所引发的水浸或室内财物遭雨水沾浸,发言人指去年「苏拉」袭港前一天,其公司的家居保险销售额较当月日均销售额激增近14倍,反映市民认知保障的重要性。

强风暴雨下亦有商户遭水淹浸致财物受损或无法开业,国际专业保险谘询协会会长罗少雄建议,中小企购买俗称「店铺保」的综合保险,若遇水浸,保险公司会按拟定的营业额和存货额,再按条款处理索偿。突来的水浸往往引致汽车失灵或报销,他建议只购买第三者责任保险的车主,购买俗称「全保」的综合车辆保险,加强保障车主个人、汽车及财物损失,因为若车主已证明尽力避免及减少意外损失,应可获赔偿,而赔偿金额会按汽车维修费实报实销,若车 辆因水浸报销,或会按车辆折旧后的市价作赔偿。

有生产防水闸的公司近日接获近30个查询,惟客户问价后「嫌贵」未有订购。
有生产防水闸的公司近日接获近30个查询,惟客户问价后「嫌贵」未有订购。
大型保险公司指,近年家居意外投保额持续每年录得双位数字增长,反映市民危机意识加强。
大型保险公司指,近年家居意外投保额持续每年录得双位数字增长,反映市民危机意识加强。

「特大暴雨」威胁与日俱增 市民须倍加留意提示

极端天气下暴雨连场,天文台早前就暴雨制定了「大暴雨」及「特大暴雨」两个新词汇,当暴雨发展至上述雨势,便会发出特别天气提示,惟过去9个月,本港已3度出现每小时雨量逾140毫米的「特大暴雨」,反映暴雨威胁与日俱增,市民需倍加留意。

天文台早前提出新词汇「大暴雨」及「特大暴雨」,每小时雨量逾100毫米的雨势,属于「大暴雨」,而每小时雨量逾140毫米的雨势,便属「特大暴雨」。天文台自1984年建立自动雨量站网络,翻查过去40年资料,本港曾有103天录得「大暴雨」,当中有9天更属「特大暴雨」,而「大暴雨」及「特大暴雨」常于5月、6月及8月的台风季节出现,但上述9次「特大暴雨」发生时,本港并未出现台风。

与地球暖化密切关系

有气象研究人员指,回顾9次特大暴雨的纪录,全都是90年代以后出现,相信与地球暖化有密切关系,而值得留意的是由90年代、千禧年代到2010年代,特大暴雨平均于每个年代出现2次,惟去年9月7日及8日,即「500年一遇」黑雨袭港期间,便于短短2日内相继出现特大暴雨,而且该2天录得每小时最高雨量分别超过150毫米,属于罕有的极端降雨,本港多处地区录得超过400毫米雨量,而港岛东区及南区更录得超过800毫米雨量。

天文台亦指,该2天的暴雨已先后打破自1884年有纪录以来的3项纪录,包括最高的每小时、2小时及12小时雨量,而新雨量纪录分别为158.1毫米、201毫米及605.8毫米,全港有大量山泥倾泻报告及60宗水浸报告,部分地方一度停电、停水。暴雨期间,至少2人死亡,逾140人受伤。

可是令人忧虑的是,上月4日「特大暴雨」再次来袭,天文台当日更发出今年首个「红雨」警告,当日下了3场大雨,全日多区录得超过100毫米雨量,将军澳全日录得逾400毫米雨量,雨区早上在将军澳一带停留数小时,导致该区持续受大雨影响,早上约8时半将军澳更曾录得一小时145.5毫米的特大雨量,反映极端天气威胁与日俱增,市民需提高安全及危机意识。

记者:关英杰

--------------------------------------------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