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杂志丨旧楼缺无障碍配套 制订指标定期「社区诊断」 构建长者友善城市
2024-04-18 08:00
香港人口高龄化,政府近月成立工作组,积极推动长者友善的楼宇设计。综合多位老年学专家意见,本地早已开始全面采用「通用设计」,惟楼龄较大的楼宇仍缺乏无障碍设施及日常配套,长者生活不便。有学者建议相关部门检讨政策最新发展,了解现存框架有何不足,以及本地现今和未来30年的人口结构和长者需要,才作出修订,惟过去欠缺系统性的数据,可善用坊间相关计划的研究结果,甚或订立评估指标,定期作「社区诊断」,全面构建长者友善城市。
面对人口老化和少子化,港府在去年《施政报告》提及推动长者友善的楼宇设计,把适用于任何人的通用设计及通达概念全面纳入屋宇署的楼宇设计手册,以及相关规例和指引中。工作组的工作方向包括参考本地和其他地方就长者友善楼宇或设施的设计要求,如涉及公用地方和私人单位的楼宇设计、如何结合科技应用和用家为本设计等,以制订更多实际可行的长者友善楼宇设计要求和指引,亦会考虑如何落实相关设计要求,并探讨在公屋项目首先试行。
要为长者建设安乐窝,便要理解何谓「长者友善」。世界衞生组织定义「长者及年龄友善城市」涵盖室外空间和建筑、交通、房屋、社会参与等8个范畴,让长者可以保持健康、积极参与社区并得到保障,从而提升他们的生活质素;而该「城市」概念并非只是便利长者,而是不同年龄的人士。
据了解,香港自20年前已开始全面采用通用设计,现时房委会也将相关概念普遍应用于公屋单位内及屋邨的公用地方,并设更多无障碍设施,例如推杆式开关的水龙头及门柄、改装特大灯掣及门钟按钮等;如长者租户提出申请,房委会可免费在其居住的公屋单位内进行调适或改装工程。
但综合多位学者意见,不论长者居住公营房屋抑或私人屋苑,在生活空间上仍有许多不便之处。岭南大学亚太老年学研究中心副总监冯明穗博士指,旧式公营房屋的设计没有考虑未来住户年龄渐长,需要作出改善。她举例,许多长者不良于行,必定有拐杖或轮椅旁身,但旧式公屋门口有一级阶级,不方便轮椅出入,玄关位置太小亦无法改装;走廊普遍又长又狭窄,欠缺扶手及照明系统。
香港中文大学赛马会老年学研究所亦指,部分地区的屋邨街市早已关闭或空置,旧式店铺陆续被大型连锁店取代,令长者购买日用品的选择减少,或会跨区前往较远的地方选购,「长者获得日常必需品的困难增加,影响居家安老。」
专家:须由下而上检视政策
参考坊间昔日的调查,香港社区组织协会曾在2021年访问190位长者,近40%受访者表示,其居所楼层有出入困难,且楼梯没有照明容易跌倒;73%行动不便的长者更居于没有电梯的楼宇,需要行楼梯出入。「赛马会龄活城市计划」谘询委员会成员、香港理工大学乐龄与家庭研究中心主任白雪教授补充,当旧楼因结构不安全需要维修,长者往往未必清楚有关程序,而大厦缺乏无障碍设施时,行动不便的长者更难与社区联系。
要推动长者友善楼宇设计,冯明穗直言,如何优化和更新相关指标,单纯说出几个重点并不客观科学,一定要由下而上检视,「要检讨政策最新发展、香港现存框架有何不足之处,以及香港现时和未来30年的人口结构和长者需要,才去设计楼宇。」她指,政府要跟不同持份者展开焦点小组,接触他们并取得意见,甚或结合大专院校展开公众谘询论坛,全面了解不同人的需要。
为改善楼宇设计,建筑署于2019年推出《长者友善设计指引》,向建筑设计师等提出多项设计建议;近年已有公共建筑按照该指引建设,包括观塘骏业街游乐场、东区文化广场和天水围医院等。此外,屋宇署亦有发出《设计手册:畅通无阻的通道》,为残疾人士及长者等有需要人士,制定关于适当的通道及建筑物内部设施的设计规定。
指引要针对地区楼宇改动
有老年学专家亦指,长远发展必然是以人为本,上述两个指引尚未见到「跨代包容」或「多元文化包容」的概念,「要用设计思考(Design Thinking)去包装和实行。」他强调,指引要不停修改,针对每一地区、每一种类的楼宇需要作改动,「未来应该要有机制让指引随时间变动,满足各区的需要。」
翻查资料,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在2015年,联同本地4间大学的老年学研究团队推行「赛马会龄活城市计划」。计划按年制订「香港长者生活关注指数」、检视全港18区的长者及年龄友善程度及可改善之地方,并拨款资助各区进行改善。
冯明穗指,本地较少以社区诊断的角度,检视区内楼宇和设施是否长者友善,「我们没有整全的数据库,一直欠缺系统性的数据,所以在提供资料作政策倡议上存有难度。」她坦言,应该善用当年赛马会与各团队合作的成果,甚或仿效外国的社区评估指标,让社区人士评估社区的安全度、可达度和便利度等,让政策倡议者、地区层面等人士知道社区情况,继而回应社区需要。
发展局指会参考多地设计要求
发展局回覆指,工作组会参考建筑署推出的《长者友善设计指引》、房屋协会的长者屋,以及内地、新加坡、日本、澳洲、英国和加拿大等地的设计要求,以及世衞提出「长者及年龄友善城市」楼宇设计的范畴,制订更多实际可行的要求和指引,「我们相信长者友善的楼宇设施,例如较阔的走廊、智能家居等,其他年龄组别人士同样受惠。」
局方指,政府会一并考虑如何落实相关设计要求,包括哪些应透过修订法例强制性执行、哪些可作为建议的良好作业安排,以及哪些可透过提供诱因鼓励业界采用等,当中亦包括考虑相关设计要求在现存楼宇的改动或加建工程的适用范围。工作组会聚焦处理长者友善的楼宇设计,政府计划在今年稍后时间提出初步建议。
内外设计理想 房协「长者安居乐」获点赞
本地有不同「长者友善」的住宅项目,其中以房协辖下的「长者安居乐」住屋计划最为人熟悉,当中数个租赁资助性住屋项目也被学者点名赞扬。
「长者安居乐」住屋计划下租赁资助性住屋项目,包括将军澳「乐颐居」、牛头角「彩颐居」及最新落成的红磡「丰颐居」,另有3个项目正在规划。中大赛马会老年学研究所指,各项目的内外设计都十分理想,如走廊宽阔且装有扶手,门外更有挂鈎让长者把重物放好才开门内进,屋内全是防滑地板,也有很多「救命钟」安装在不同角落;浴室和厨房都因应长者的活动能力和需求去设计。
岭大亚太老年学研究中心副总监冯明穗博士形容,「长者安居乐」住屋是「一条龙服务」,其他楼层会有康乐设施和训练提供予长者,展现持续照顾的概念。她以「丰颐居」为例,其中两层更建有安老院舍,顾及住户年龄渐长的问题,「长者在同一幢大厦内搬迁,邻居依然是相熟的朋友,周遭的服务配套也没有变动,生活模式一样。这种做法对长者最有安全感,心理健康最好。」
专家:「跨代共住」值得香港借镜
世界各地皆积极构建长者及年龄友善城市,主要措施包括为长者提供改装家居设备的津贴、修订建筑法规以达至楼宇无障碍、推行「跨代共住」计划等,值得香港借镜和参考。
不少地方也向有需要长者提供资助,以改装家居及增设无障碍设施。理大乐龄与家庭研究中心主任白雪教授以加拿大为例,当地不同省份各有长者住宅改造补贴计划,如多伦多为合资格长者、残疾人士提供最高1万加元(约5.7万港元)的可免还贷款,用于重要的家居维修及改造设施,如安装电梯及改善浴室设施等;澳洲、新加坡、日本等国家也有为长者提供相关资助。
法规方面,中大赛马会老年学研究所指,英国有设立建筑法规,确保所有人能够进入和使用住宅建筑;澳洲更针对失智症患者制定设计指引,改善其生活环境。
至于「跨代共住」计划,白雪教授指,多伦多会透过社工,配对家中有房间空缺的长者和学生,后者可以每星期提供5至7小时的陪伴或进行简单家务,换取较便宜的租金入住,「计划希望长者有能力居家安老,和社区保持联系,并为学生提供可负担的居所。」据了解,荷兰同样强调「多代共居」,当地有关部门会邀请大学生与长者共住,租金全免,促进长幼互动。
记者:仇凯瑭
-------------------------------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