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走塑4.22实施 黄杰龙:自携餐具才是终极 顾客不满用纸饮管、木刀「投诉都无用」

2024-03-31 07:00

专访|走塑4.22实施 黄杰龙:自携餐具才是终极 顾客不满用纸饮管、木刀「投诉都无用」
专访|走塑4.22实施 黄杰龙:自携餐具才是终极 顾客不满用纸饮管、木刀「投诉都无用」

本港4月22日起实施首阶段即弃胶餐具管制,餐饮处所禁止向顾客提供9类即弃胶餐具,即发泡胶餐具、饮管、搅拌棒、碟、杯、杯盖、食物容器、食物容器盖,以及包括叉、刀、匙的进食用具。环境运动委员会主席、稻苗饮食专业学会荣誉会长黄杰龙接受《星岛头条》专访时表示,食肆「畀著数」阶段已过,当法例来到市民应学习改变习惯,认为自携餐具才是终极答案。

他指重视ESG的大型饮食集团和很多小店,很重视社会责任,已转用合规餐具。他认为政府推动政策时可更加「以人出发」、考虑所有被规管的人的心理状况,但也明白政府有局限,不能将所有责任推至政府身上。

环境运动委员会主席、稻苗饮食专业学会荣誉会长黄杰龙接受《星岛头条》专访。苏正谦摄
环境运动委员会主席、稻苗饮食专业学会荣誉会长黄杰龙接受《星岛头条》专访。苏正谦摄
黄杰龙认为现时「畀著数」的阶段已过,当法例来到市民应学习改变习惯。苏正谦摄
黄杰龙认为现时「畀著数」的阶段已过,当法例来到市民应学习改变习惯。苏正谦摄
他指重视ESG的大型连锁饮食集团和很多小店也很重视社会责任,已转用合规餐具。苏正谦摄
他指重视ESG的大型连锁饮食集团和很多小店也很重视社会责任,已转用合规餐具。苏正谦摄
他认为市民自携餐具才是终极答案。苏正谦摄
他认为市民自携餐具才是终极答案。苏正谦摄
黄杰龙表示明白政府有局限,不能将所有责任推至政府身上。苏正谦摄
黄杰龙表示明白政府有局限,不能将所有责任推至政府身上。苏正谦摄

黄杰龙:法例来到市民应改变习惯

黄杰龙指,其饮食集团旗下餐厅本身较重视环保,5年前已透过鼓励形式推动减少使用塑胶饮管,例如客人到烧肉餐厅叫一杯可乐,不使用饮管便可由一杯19元减至9元,此方法共节省100至200万支饮管。但他认为,现时「畀著数」的阶段已过,给了优惠5年算是尽了力,认为既然法例来到,市民开始要明白「地球大家都有份」,应改变习惯。

成本方面,黄杰龙表示,现时是即弃塑胶管制首阶段,相对第二阶段算是「容易好多」,而市场上的替代品已算成熟,成本尚可接受。他指政府已听取业界意见分两阶段进行,令业界「无咁忧心」, 坦言规管即弃胶容器「难好多」,若强行去做或引起混乱。他解释,由于早已预告法例4月22日生效,因此已有不少供应商看到商机、在过去一年开始生产,有竞争下选择增加、成本亦明显下降。

他指传统胶餐具很便宜,每套成本仅3至4毫,即使现时木餐具成本会贵5成至几倍不等,贵50%也只是6毫、贵一倍也仅8毫,属可接受范围。

「外卖餐具收2蚊」 顾客使用率大跌95%

但黄杰龙强调,即使新法例容许,但它们也称不上「环保餐具」,它们只是非塑胶的一次性餐具、仍有碳排放、仍要砍树、用一次就扔。他认为唯一环保的方法是自携餐具,自己过去4、5年均用同一套餐具,既方便又衞生、「硬净」程度及手感均远胜即弃餐具。

他以旗下餐厅为例,使用了「外卖餐具收2蚊」方法,顾客使用即弃餐具数字即大跌95%,数字夸张。他指收钱方式可当作环保措施,道理就如1元的胶袋徵费,希望市民藉今次「走塑」契机,像他一样养成习惯。

木餐具。苏正谦摄
木餐具。苏正谦摄
苏正谦摄
苏正谦摄
黄杰龙。苏正谦摄
黄杰龙。苏正谦摄
苏正谦摄
苏正谦摄
苏正谦摄
苏正谦摄

顾客用纸饮管无投诉 黄杰龙:投诉都无用

至于备受争议的纸饮管及「木刀叉羹」,黄杰龙坦言顾客是有怨言,但无被投诉,因大家其实都知道这些餐具的缺点,例如纸饮管「啜两吓就淋、又有浸纸味」、「木刀好似玩具咁根本切唔到块猪扒」、「只木羹系平嘅捞唔到好深、笑言「小朋友食药都要倒两次啦!」。

黄杰龙指客人明白「无咩好投诉」,因法例根本不容许派胶餐具、投诉也无用,因此有部分人「既然系纸我就唔用、宁愿直接喝」,但他笑言「其实谂深一层,我饮啤酒、饮威士忌加冰都唔会用饮管、点解冻饮一定要饮管呢?」

他又指,收取顾客一、两元只是成本价,关键不是想收钱,而是希望客人「谂清楚系咪真系需要」,指不少朋友听过后均有同感。他认为市民可尝试改变习惯,形容自携餐具才是终极答案,因此餐厅无刻意去找一些很完美的替代品。

第二阶段管制更复杂 应待替代品成熟且才推行 

至于当局拟在2025年首季实施第二阶段管制,黄杰龙则认为暂时毋须杞人忧天,指第二阶段复杂很多,需等到有足够的成熟替代品出现市场,不单要有、更要有合理成本和足够竞争,才叫做准备好。他举例,本来采购一款竹制、且写明「Biodegradable(生物可降解)」的即弃杯,以准备符合法规,惟在新法例下,此杯只是「表面上环保啲」,但仍属法例禁止的塑胶,与普通胶、纸杯无异,因政府认为生物可降解反令「微胶粒」更易释放,所以在第二阶段时便派不上用场。

但黄杰龙认为,不应假设餐厅本身是不环保,大家其实都有下一代,原则上也应支持环保,他只是说出业界做环保时遇上的困难及如何克服。他认为若政府在推动政策时更加「以人出发」、考虑旅客及所有被规管的人的心理状况,会更人更舒服地接受当然是最好,但也明白政府有一定局限,也不应将所有责任推至政府身上;但若的难度是大到根本无法执行,则需找到一个可行方法,否则「执行唔到嘅几环保都无用」。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倡酒店主动提醒旅客「走塑」生效 

黄杰龙又指,管制措施有不少细节位值得留意,例如吃大闸蟹、炸鸡的即弃胶手套,不能再派时应如何处理;中式饮宴果盘或糕点所用的白胶叉,也需转用其他代替品等等。他认为这些细微位会逐渐浮现,但相信只需一段时间慢慢适应,便可解决。

除餐具外,首阶段管制亦规管酒店不可免费向旅客提供一次性牙膏牙刷、小樽装洗发/沐浴露等。身兼优质旅游服务协会主席的黄杰龙指,4月22日后旅客访港到酒店时或有反弹、不满,因未必预计到酒店不会免费提供,建议酒店业界考虑在旅客订房时,主动一些在确认预订(confirm booking)时,提醒客人香港已实施新法例、不再免费提供一次性用具,并清楚列明各项用品分别是有否提供、或只是转用一大支装或其他物料等。

他笑言,自己首次在外国看到一大支按出来的洗发/沐浴露时,「觉得好邋遢、觉得系人哋用过嘅」,坦言「要细细支好精致咁俾我先开心」,但经过时间、对环保认识增加,现在已完全无这种感觉,反而觉得一大瓶是很正常,相信香港也是如此,需要经历这个过程。

记者:陈俊豪

---

《星岛申诉王》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https://bit.ly/3uJ3yyF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