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塑4.22实施|食肆如何应对?黄家和料成本转嫁消费者 部分餐厅或拖至最后一刻

2024-03-31 06:55

走塑4.22实施|食肆如何应对?黄家和:不少餐厅为生意势拖至最后一刻 料成本转嫁消费者
走塑4.22实施|食肆如何应对?黄家和:不少餐厅为生意势拖至最后一刻 料成本转嫁消费者

首阶段即弃胶餐具管制将于4月22日起实施,餐饮处所禁止向顾客提供9类即弃胶餐具。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接受《星岛头条》访问时表示,相信有餐厅会尽快跟从政策,改用合规餐具容器,但同时必定有不少餐厅为「悭得一日得一日」,拖延至适应期最后一刻。他认为推行政策既要有政府支援业界,亦要靠市民支持配合,如自备餐具、减少用即弃餐具,才符合政策原意。

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相信会有「听话」的餐厅尽快改用合规餐具容器,但必定有不少餐厅为「悭得一日得一日」。资料图片
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相信会有「听话」的餐厅尽快改用合规餐具容器,但必定有不少餐厅为「悭得一日得一日」。资料图片
他认为推行政策既要有政府支援业界,亦要靠市民支持配合,如自备餐具、减少用即弃餐具,才符合政策原意。苏正谦摄
他认为推行政策既要有政府支援业界,亦要靠市民支持配合,如自备餐具、减少用即弃餐具,才符合政策原意。苏正谦摄
他认为推行政策既要有政府支援业界,亦要靠市民支持配合,如自备餐具、减少用即弃餐具,才符合政策原意。资料图片
他认为推行政策既要有政府支援业界,亦要靠市民支持配合,如自备餐具、减少用即弃餐具,才符合政策原意。资料图片
黄家和表示,很多餐厅向他反映有很多即弃胶餐具存货未清。资料图片
黄家和表示,很多餐厅向他反映有很多即弃胶餐具存货未清。资料图片
黄家和认为首阶段管制对茶饮店及两餸饭店影响较大。刘骏轩摄
黄家和认为首阶段管制对茶饮店及两餸饭店影响较大。刘骏轩摄

餐厅多即弃胶餐具存货未清

黄家和表示,很多餐厅向他反映有很多即弃胶餐具存货未清,亦有供应商早前已「入货」,如若法例一生效便不准使用,会有大量即弃胶餐具送至堆填区。他认为业界虽未准备好,但法例实施后,政府应以鼓励形式提醒餐厅尽快跟从法例,又指餐厅未落单采购环保餐具,不代表完全无准备,不少食肆已知悉政策,局长谢展寰早前亦「地毡式」向业界宣传。

黄家和表示,谢展寰称有8成餐厅未准好是「讲得比较客气啲」,称得悉有部分供应商已为4.22首阶段管制「入货准备」,但因存仓问题不能大量购入避免「砸货」。

他指半年寛限期内,相信会有「听话」餐厅在署方教育和劝谕劝下,改用合规餐具或容器,但坦言必定有为数不少食肆因为有半年适应期,而选择「拖延至最后一刻」才改用合规餐具容器。他解释,对食肆做生意而言,必定是「悭得一日得一日」,直言自己公司都有提供售卖环保餐具,指虽然措施临近实施最近多了查询,惟很多食肆「问价」后也暂未下单。

黄家和:需有心理准备 食肆或转介成本至消费者

至于餐厅成本增幅,黄家和表示,整体餐具及容器成本会增加约25%至30% ,质量较高的更贵,提醒市民要有心理准备食肆或多或少会转介成本至消费者。但他表示已,听说过有食肆向食客收取各种「奇型怪状」的额外收费,如「人头费」、「环保费」等,笑言既然如此,不如索性「讲到明、逐项餐具计」,令市民更加留意、想悭钱就要自备餐具。

他认为政策要成功推行,既要有政府支援业界,更重要是靠市民支持配合,例如自备餐具、减少使用即弃餐具,才符合政策原意。被问到会否担心此举加速餐厅结业潮,他认为首阶段管制对茶饮店、两餸饭店影响较大,而一般堂食餐厅由于有其他更大的开支,因此措施影响有限。

黄杰龙认为有些餐厅的老板本身自己都很重视环保,但亦认为有些人则一定是「拖到最后」。苏正谦摄
黄杰龙认为有些餐厅的老板本身自己都很重视环保,但亦认为有些人则一定是「拖到最后」。苏正谦摄
他以停车场停车为例,去到58、59分出车最开心,过了两分钟出车就「成晚都瞓唔著」。刘骏轩摄
他以停车场停车为例,去到58、59分出车最开心,过了两分钟出车就「成晚都瞓唔著」。刘骏轩摄
黄杰龙指,据他了解已有起码一、二千间食肆正为管制作准备。苏正谦摄
黄杰龙指,据他了解已有起码一、二千间食肆正为管制作准备。苏正谦摄
环保署表示六个月适应期后,署方会以风险为本的执法模式,针对屡劝不改的「违法黑点」采取执法行动。资料图片
环保署表示六个月适应期后,署方会以风险为本的执法模式,针对屡劝不改的「违法黑点」采取执法行动。资料图片
就受管制的外卖餐具而言,环保署指现时非塑胶(如纸、软木等)餐具的价钱与一般塑胶餐具,已相差不远。苏正谦摄
就受管制的外卖餐具而言,环保署指现时非塑胶(如纸、软木等)餐具的价钱与一般塑胶餐具,已相差不远。苏正谦摄

黄杰龙:有半年适应期 食肆或拖到最后

稻苗饮食专业学会荣誉会长黄杰龙认为,有些餐厅老板本身很重视环保,甚至称得上「环保分子」,但有些人则一定「拖到最后」,指从生意角度而非环保角度出发,属无可厚非。他以停车场停车为例,去到58、59分出车最开心,过了两分钟出车就「成晚都瞓唔著」,形容做生意的人就是如此,若定下界线就尽量做,若得悉有半年适应期,「就慢慢适应吓先啦」。

但黄杰龙指并非每人也是如此,据他了解已有起码一、二千间食肆正作准备,尤其更重视ESG的大型连锁饮食集团,另外得悉很多小店也很重视社会责任,一些亲自主理店铺的老板甚至很早已可供顾客自携餐盒。他认为最难其实是夹在中间、占七、八成的中小型食肆,这些餐厅明白地球「可持续」重要,但「自己档生意」的可持续性更重要,形容他们多数要「杀到埋身」才会行动。

他指餐饮业商会早已跟环保署合办数十场讲座,亦找过不同食肆及商场做试验,但全港1万8千多间食肆,来来去去参加的也只有3、4千间,馀下的根本接触不到,指他们做生意很忙、几乎不看新闻,因此也无办法去为他们提早做准备,此情况亦属意料之内。

环保署:理解部分业界特别是中小企 需时调整业务运作

环保署回覆《星岛头条》查询时表示,为更好地协助业界走上「减塑」、「走塑」的步伐,署方会采取循序渐进的执行模式,环保署会安排人员在适应期内主动巡视相关业务地点的运作情况,集中于宣传教育工作,并提供适切的建议和资讯,协助企业符合新法例下的规定。六个月适应期后,署方会以风险为本的执法模式,针对屡劝不改的「违法黑点」采取执法行动。

环保署又指,法例要成功落实,需业界及每一个市民的支持和参与,署方亦理解有部分业界特别是中小企,需要一定的时间调整他们的业务运作。就受管制的外卖餐具而言,现时非塑胶(如纸、软木等)餐具的价钱与一般塑胶餐具,已相差不远。个别餐厅的定价策略属于商业行为,或因不同因素而有所不同。

记者:陈俊豪

---

《星岛申诉王》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https://bit.ly/3uJ3yyF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