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独家专访︱林智远首度详谈审计中大标准:有「凌驾性的原因」 部分问题已积压十年

2024-02-21 11:00

星岛独家专访︱林智远首度详谈审计中大标准:有「凌驾性的原因」 部分问题已积压十年
星岛独家专访︱林智远首度详谈审计中大标准:有「凌驾性的原因」 部分问题已积压十年

立法会政府帐目委员会今日(21日)提交第81号报告书,当中研究范畴包括早前审计署署长报告书中,掀起坊间争议的「中大饭堂」部份。对有意见质疑审计涉政治成分,审计署署长林智远接受《星岛》独家专访强调,选择每一个审计题目背后均有「原因」,但基于与政府及立法会的协议,直至帐委会报告公开前,不能公开讨论内容,又透露《香港中文大学:由外间机构营运的校园设施》中提及的个案,「其实我们已看了超过十年,仲早过我入来(审计署),即早于2013年已经有啲嘢发生咗。直至去年我们落去睇,才发现仲有啲嘢仲未改架喎。」

审计署署长林智远。(锺健华摄)
审计署署长林智远。(锺健华摄)
审计署署长林智远。(锺健华摄)
审计署署长林智远。(锺健华摄)
审计署署长林智远。(锺健华摄)
审计署署长林智远。(锺健华摄)
审计署署长林智远。(锺健华摄)
审计署署长林智远。(锺健华摄)
审计署署长林智远。(锺健华摄)
审计署署长林智远。(锺健华摄)
审计署署长林智远。(锺健华摄)
审计署署长林智远。(锺健华摄)

林智远:已审视中大十年 过程中才发生校董会风波

林智远重申,挑选题目时按照五大标准决定,即重要性、审计的裨益、风险、公众关注度,及时间性。他强调,进行审计时绝无政治考量在背后,「如果有(政治考虑),就更加不会做中大啦。」他指,早于三名校董议员提出私人立法草案,建议修订《香港中文大学条例》前,审计署已「开咗做紧」中大的审计,也是在审计过程中,才知道中大「有个法例改动喺度。」

林智远笑言:「很多人奇怪,点解审计署会第一次睇大学,实际上传媒应问我点解咁迟睇(大学),应该睇多啲。」他举例,按照公帑运用,过往曾被审计的香港演艺学院、香港体育学院、职业训练局等,每年只取用数亿元公帑,「而中大每年获多少政府拨款?是50几亿元。」他续指,审计「外间机构营运」部分,是因当中存在风险,强调非针对院校,过往审计报告中不少章节也会提及招标过程问题,「招标一向风险较高,因涉及两个持份者(parties),且涉及钱银。」

对为何积累十多年始审计中大,林智远重申按五大标准决定,又谓审计需待题目「成熟」,中大题目「牵涉一些风险问题,有啲凌驾性的原因系度,所以我们咪拣咗嗰个(外间机构营运)来做。」

审计署以独立章节处理中文大学,引起猜测。(资料图片)
审计署以独立章节处理中文大学,引起猜测。(资料图片)

未预期坊间反应如此大

至于其他院校有无「已成熟」项目,他笑言「唔讲得」,以免事先张扬影响审计功效,但谓「如果未做的,可能就越来越近」,强调全数院校、「收过巿民钱」的机构都有机会审计,「审计有三类,即所有政府部门、一半收入来自公帑机构,或条文、协议中是受我们审核的机构。」而会否再审计其他院校相类食堂设施,他指「一定有可能」,但要保持机动性,不会明言「必睇范围」,「如呢间做呢个,第二间做第二啲,在审计角度可做到『如雷贯耳』,因当发现一间有问题,大家都会审视番自己。」

林智远指,审计中大是任内其中一个比较深刻的报告,「相信我是首创先河做电视直播(解释)的审计署署长。」他坦言,当日看过报告后,从未想过发表后「坊间反应咁大」,又谓从未想过主动直播回应坊间质疑,仅是当日有媒体知悉他将出席活动,有意寻求回应,为免遗漏才「大家一齐做。」

翻查教资会资助大学年报,中大在2022/23年度获逾59.8亿元政府拨款;港大获逾65.7亿元、理大获逾45亿元、科大获逾32.6亿元、城大约获32.7亿元、浸大获约17.9亿元、教大获约12.8亿元、岭大获约6亿元。

记者:脱芷晴

--

《星岛申诉王》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