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条立法|政府:新增罪行非为降低入罪门槛 谘询传媒界无邀记协 邓炳强不点名批「无认受性」

2024-01-31 18:13

《基本法》23条立法正进行谘询,政府今日(31日)先后与人大、政协、金融界及新闻界代表进行解说。律政司副司长张国钧及身兼「应急反驳队」队长的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于会后见传媒,并就多个坊间传闻作反驳。张国钧提到,有人认为政府增加多项罪是为了更易入罪,他强调政府绝对不是为了降低入罪门槛,只是为了全面落实《基本法》23条、「5.28决定」及《香港国安法》的要求,建立健全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及执行机制。

张国钧 : 市民毋须担心误堕法网

张国钧强调,普通法及《香港国安法》提及的法治原则会继续适用,在香港法院的定罪门槛是不会改变,控方必须在毫无合理疑点下证明被告人干犯相关罪行,法庭才会将被告人定罪,而且谘询文件建议的罪行,除了需要证明犯罪的行为外,亦要证明犯罪意图,例如是明知故犯,因此市民不用担心会误堕法网。

张国钧指政府会见3界别讲解23条谘询。何君健摄
张国钧指政府会见3界别讲解23条谘询。何君健摄
张国钧指政府会见3界别讲解23条谘询。何君健摄
张国钧指政府会见3界别讲解23条谘询。何君健摄
邓炳强反驳谣传。何君健摄
邓炳强反驳谣传。何君健摄
邓炳强反驳谣传。何君健摄
邓炳强反驳谣传。何君健摄
邓炳强不点名指记协「无认受性」。何君健摄
邓炳强不点名指记协「无认受性」。何君健摄
《基本法》23条立法正进行谘询,政府今日先后与人大、政协、金融界及新闻界代表进行解说。陈晓峰提供
《基本法》23条立法正进行谘询,政府今日先后与人大、政协、金融界及新闻界代表进行解说。陈晓峰提供

今次立法目标是处理其他危害国安行动及活动

针对有讨论认为今次立法的罪行,部分与《香港国安法》重叠,当局将来会否对同一人以多条罪行作检控,张国钧解释,《香港国安法》第三章是订立4类罪行,包括分裂国家罪、颠覆国家政权罪、恐怖活动罪及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是针对2019年的港版颜色革命中,最为突出的危害国家安全的行动及活动,今次立法目标是处理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行动及活动。

他续称,香港一直以来,若同一行为可构成多于一项罪行,检控机关可根据检控守则,按实际案情以选择一项或多于一项合适的控罪,力求反映被告人的罪责,兼顾检控的效率及司法的公义,在合理可行情况下控罪的数目应该减少,若法院裁定多于一项罪名成立,都要顾及数罪并罚是不能过重的原则,考虑各项控罪的刑期是否同期、部分同期或全部分期进行,举例如有一人持枪闯入一人的家中抢劫财物时,该人或涉及严重入屋犯法、打劫、无牌管有枪械等罪,最终未必是所有都会被控。

谣传港人内地犯法会被捉回内地审理 ? 邓炳强 : 荒谬

邓炳强亦表示,这两天听到很多谣传,声称在港犯法就会送到内地受审,但23条是本地立法,他强调是不会送到其他地方;而有人称在曾内地犯法,会在香港被捉回内地审理,邓炳强形容这个说法是更加荒谬,在香港犯法就会在香港处理,从此可看到2019年时,有人用这些谣言「吓」市民,一再强调这些说法是虚假,并予以谴责。

他续称,社会更多讨论在国家秘密当中,与特区经济及社会发展有关都是国家秘密,若谈论经济是否犯法,重申触犯该法例必须是「三连中」,包括无合法权限去披露、相当可能危害国家安全、有意图危害国家安全,纯粹讲社会经济发展是不会犯法。他又透露,有金融界关注若撰写研究报告讲经济会否犯法,若是自己的访问,不是政府内部机密资料,就不会犯法。

他亦提到,有法律学者认为「境外干预」罪的字眼含糊,关注有人呼吁沽售港元是否犯法。他解释,首要是要配合境外势力,使用不当手段影响中央或香港的决策,沽空同境外势力无关,无干预效果,是三不中,故不会犯法。

「维护国家安全:《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公众谘询」记者会。卢江球摄
「维护国家安全:《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公众谘询」记者会。卢江球摄
「维护国家安全:《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公众谘询」记者会。卢江球摄
「维护国家安全:《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公众谘询」记者会。卢江球摄
「维护国家安全:《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公众谘询」记者会。卢江球摄
「维护国家安全:《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公众谘询」记者会。卢江球摄
「维护国家安全:《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公众谘询」记者会。卢江球摄
「维护国家安全:《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公众谘询」记者会。卢江球摄
「维护国家安全:《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公众谘询」记者会。卢江球摄
「维护国家安全:《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公众谘询」记者会。卢江球摄
「维护国家安全:《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公众谘询」记者会。卢江球摄
「维护国家安全:《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公众谘询」记者会。卢江球摄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卢江球摄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卢江球摄
政府宣布展开《基本法》第23条立法公众谘询。卢江球摄
政府宣布展开《基本法》第23条立法公众谘询。卢江球摄
特首李家超。卢江球摄
特首李家超。卢江球摄
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卢江球摄
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卢江球摄
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卢江球摄
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卢江球摄
《基本法》第23条立法。资料图片
《基本法》第23条立法。资料图片
《基本法》第23条立法。资料图片
《基本法》第23条立法。资料图片

被问到传媒报道涉及公众利益是否可获豁免,邓炳多重申,无一个人可因为组织、专业或职业获特权,重申披露国家秘密有三大元素,而公众利益应否属于合理辩解会作研究,但强调要是很高的公众利益,不是满足好奇心,相信日后纵然有豁免,条件都会很高。

而新闻界讲解会中有否邀请记协,邓炳强表示,政府谘询主要找有代表性及有认受性的团体,记者提及的团体认为任何人都是记者,就算是一个13岁的小朋友、一个满口粗言秽语、用镜头不停拍摄执勤人员评头品足的人,该团体都认为是专业记者时,当局认为这是没有认受性的团体,因此没有邀请。

记者:郭咏欣

---     

《星岛申诉王》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