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一露宿者处油尖旺全港最多 整型仁医每周义诊吁同僚加入

2023-12-29 07:00

社区的事|三分一露宿者处油尖旺全港最多  整型仁医每周义诊吁同僚加入
社区的事|三分一露宿者处油尖旺全港最多 整型仁医每周义诊吁同僚加入

根据今年最新统计,全港共有1,470人登记为露宿者,当中全港最多登记人数就地区便是油尖旺,占整体的34%(506人),他们缺乏洁净居住环境外,还因精神、经济等问题无法就医。一名资深整型外科医生宁舍弃更多赚钱的机会,每周抽空为油尖旺区无家者或经济困难人士义诊,「好似黑暗里面有盏灯,或者最需要的时候畀只手,拖一拖佢」 期望用自身行动鼓励其他同僚加入行列,让生活在最底层的巿民获得适切援助。

「喺度睇呢个医生好好㗎,空馀时间午饭时间同我做手术,佢本身有好多病人好忙, 哈,好难得。」本身患有白内障眼疾的无家者娟姐,不徐不疾回应对张永融医生义诊的评价。 

一支笔一个房间,便可为无家者或经济困扰人士提供义诊服务。
一支笔一个房间,便可为无家者或经济困扰人士提供义诊服务。
张永融医生为每位病人会诊十多分钟至一小时不等,视乎处理程度厘定,若要做手术便要再行转介。
张永融医生为每位病人会诊十多分钟至一小时不等,视乎处理程度厘定,若要做手术便要再行转介。
大肠癌末期患者华哥晚年亲友已移民外国,唯独张医生每次会诊均仔细聆听他的说话。
大肠癌末期患者华哥晚年亲友已移民外国,唯独张医生每次会诊均仔细聆听他的说话。
有眼疾的无家者娟姐指张永融医生百忙之间抽空邀请她在午反时间做手术。
有眼疾的无家者娟姐指张永融医生百忙之间抽空邀请她在午反时间做手术。
若涉及手术,张医生会相约病人于其诊所操刀或转介至公立医院加快排期。
若涉及手术,张医生会相约病人于其诊所操刀或转介至公立医院加快排期。

本港2020年面对第3波疫情之际,部分公共设施关闭、本地服务暂停,弱势社群首当其冲受影响,无国界医生与关注无家者的非牟利组织「ImpactHK」(同路舍)合作,除了在尖沙咀探访无家者外,还提供医疗谘询服务,曾登记成为无国界医生的张永融亦有为无家者提供义诊服务。

在广华医院工作20多年的张医生,其后转至私人执业,专职整形外科手术,他获悉同路舍寻求合适医生为无家者提供基本医疗建议,3年前便应开始逢星期四在大角咀办事处担任驻诊医生,主要对象为无家者及有经济困难的基层巿民。在大约半日诊治时间内,每名病人会诊十多分钟至一小时不等,包括仔细聆听病人需要,再给予处方用药建议,又或简单伤口处理,若发现有手术需要,小手术会安排在其诊所亲自进行,大手术则撰写转介信,加快在公立医排期手术的行政程序。

义诊期间由他经手处理过的医疗个案不下逾百宗,既有因精神问题流落街头的露宿者,因疫情无法返回内地教书而滞留香港的外籍教师,亦有大肠癌晚期的西厨,到场向他寻求专业意见,面对任何个案,他均尽力处理,甚至牺牲空馀或工作时间,安排在其诊所中接受治疗,全部均为无偿服务。

张医生近年积极参与同路舍义诊服务,为无家者或基层巿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
张医生近年积极参与同路舍义诊服务,为无家者或基层巿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
张永融医生早年参与微笑行动,为内地山区贫穷儿童进行兔唇裂颚修补手术。(受访者提供)
张永融医生早年参与微笑行动,为内地山区贫穷儿童进行兔唇裂颚修补手术。(受访者提供)
张永融医生早年参与微笑行动,为内地山区贫穷儿童进行兔唇裂颚修补手术。(受访者提供)
张永融医生早年参与微笑行动,为内地山区贫穷儿童进行兔唇裂颚修补手术。(受访者提供)
张医生认为到最需要医疗服务的地方提供援助是从事医生的初心。(受访者提供)
张医生认为到最需要医疗服务的地方提供援助是从事医生的初心。(受访者提供)

「尤其系呢度病人,最缺少社会资源,少咗人去关心佢哋,就好似黑暗里面有盏灯,最需要的时候畀只手,拖一拖佢,有时(令佢哋)知道呢方面有无(医疗)需要问题」张医生道。

现时50多岁的他,未来数年有机会退下前线多陪伴家人,但他未打算放下义诊工作,曾见过年逾70岁的医生出国为山区贫穷儿童患者进行诊治,强调只要有体力便会继续做下去。「我有能力仲行得郁得,仲可以帮到人,我都会继续落去…因为本身做医生就向往如果能够去到病人有需要嘅地方,做手术帮到佢哋,呢个系我最初做医生嘅意愿。」张医生更期望用生命影响生命,透过自身响应义诊措举,吸引更多医护人员参与。

同路舍积极为无家者提供多元课程及医疗服务,让他们重建人生。(同路舍提供)
同路舍积极为无家者提供多元课程及医疗服务,让他们重建人生。(同路舍提供)
同路舍积极为无家者提供多元课程及医疗服务,让他们重建人生。(同路舍提供)
同路舍积极为无家者提供多元课程及医疗服务,让他们重建人生。(同路舍提供)
同路舍积极为无家者提供多元课程及医疗服务,让他们重建人生。(同路舍提供)
同路舍积极为无家者提供多元课程及医疗服务,让他们重建人生。(同路舍提供)
署理项目总监吴兆康(右)表示作为非政府组织资源有限,希望有更多医护人员参与,让基层巿民获得帮助。
署理项目总监吴兆康(右)表示作为非政府组织资源有限,希望有更多医护人员参与,让基层巿民获得帮助。

同路舍署理项目总监吴兆康表示,非政府组织没有固定财政资源,义诊服务最需要医护人员参与,因为不少无家者有精神及身体状况问题,由居住露宿地去到指定诊所覆诊并不容易,张医生加入正好填补这个空缺,「张医生真系去聆听,慢慢建立(关系),然后再成功转介,令无家者信任返个(医疗)制度。」 故他极为感谢张医生恒常帮忙,坚持每周到场驻诊,亦希望藉此呼吁更多医生、护士及物理治疗师帮手,逐步改善无家者身心困扰。

--

《星岛申诉王》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